最近,一个在火车站等车男人的照片火了!
简单朴素的绿T黑长裤、
光着脚、靠墙倚坐,
手边放着两瓶几块钱的饮料……
车站里似乎从来不缺这副装扮等车的人
为什么偏偏这个人火了?
原因只有一个——
他叫樊建川
樊建川何许人也?
四川知名人物
曾是资产数十亿的富商
还曾多次入选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
辞职捡破烂的副市长捡出80亿捐给国家
倾尽亿万家产留住民族记忆
……
建川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
但与此同时,
质疑和争议也与他形影不离
照片拍摄当天,樊建川正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忙完重庆建川博物馆事宜后,正准备出发返回成都。日前,我们走近他倾尽半生心血打造的建川博物馆……
在馆长樊建川看来,博物馆里不应该只有春花秋月、才子佳人,还应该收藏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历史的“像素”更加清晰,让民族的“警钟”永远长鸣。
从安仁镇大新路转进建川博物馆,第一眼就能看见那个伫立在入口中央的“侵华日军碉堡残骸”,一名威武的战士塑像伫立在上,他将手里的步枪高举过头顶,指向天空……
建川博物馆聚落入口处的碉堡。资料图片
这是樊建川拥有的一千余万件藏品中,体积最大的一件抗战文物:高5米,直径5米,壁厚约26厘米,重达数十吨。
“
碉堡是日本鬼子留在天津的,我把这个巨大的水泥钢筋砣子切成十几块,分装在卡车上,奔波两千里运回安仁。”
他特意将这座来之不易的碉堡残骸放置在入口处,除了视觉冲击,还有更深一层的寓意:
“侵略者的碉堡被打烂了,我把当年的碉堡变成了一个‘盆景’,残破的碉堡上长出绿树、鲜花,象征中日之间今后的和平。”
这座碉堡身后占地亩的地方,就是樊建川十多年来“耕耘”的土地——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
在这个公园式的博物馆聚落中,抗战、红色年代、民俗、地震四个系列共29座场馆的每一座,甚至每座场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如同一个个微小的像素,构成了一幅巨幅历史画卷。
一个老兵的抗战情结
年7月,樊建川听闻北京某拍卖公司准备拍卖一批珍贵的抗战史料,其中有日军投降时交出的系列公文,上面列着日军个驻华部队的名称番号,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拍卖目录刚一公布,樊建川就听说有买主从四面八方赶去,又听说有海外商人凑足资金准备“豪夺”,还听说一名神秘买家放出大话,势在必得。樊建川担心自己的资金无法与他们抗衡,于是希望找到卖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卖主开个价,然后撤拍。
可是卖主在哪儿呢?
樊建川赶到北京,又辗转到天津,发动一切能够发动的朋友和“线人”,几经波折。
“
或许是天意吧,我终于在拍卖的前一天找到了卖主,用我的真情与激情打动了他,他愿意撤拍。而我也以远高于起拍价的价格将这批史料留下,留在中国人的手中。
”樊建川回忆。
樊建川说,自己之所以把抗战文物作为收藏对象,是缘于自己的抗战情结。他的父亲和岳父都是抗日战士,樊建川自己也有11年的军龄,“对战争有着天生的鍖椾含鍝噷鐪嬬櫧鐧滈濂?鐧界櫆椋庡垵鏈熸不鐤楁柟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nr/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