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债市小肥债
作者:小肥债
文章有部分删减
小肥债按:年度五一假期朋友圈摄影大赛已经落下帷幕,距离下一赛事“十一假期朋友圈摄影大赛”开赛还有半年之余。
在欣赏各位晒得朋友圈摄影大赛之后,小肥债做了一个统(xia)计(bian)~年五一出行中,从摄影地点来看,前往亚洲以外的朋友们减少了,国外出行,以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地为主,按照往期数据统计,东南亚出行(尤其泰国)比例应大于日本,但今年看朋友圈摄影大赛,似乎日本的小伙伴更多些(莫非暗含着消费升级概念~);国内出行,往年数据中前往南方滨海城市人流量最大,但是从小肥债朋友圈来看,似乎大家都在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去往西南、西北的所占比例不俗;另外,从摄影人数来看,搭伴游比例越来越大(可能是独行小伙伴没人照相,所以每人晒图………)越来越多的人晒举家出游图(80后、90后正在老去~),且多是两孩,从侧面反映出未来人口增长潜力不俗;从出行方式开看,高铁、飞机、汽车等……
小肥债实在是编不下去了,这篇文章本来是小肥债五一之前写的,但作为一名重度拖延癌晚期患者,小肥债拖到现在才将将写完。值此佳节将完之际,赶紧发出来,供各位大佬吐槽,还是老规矩,极度不专业,万望见谅~
(以下为正文)
销售:“亲,咱的批文下来啦,您看咱森么时候发第一期啊~”
发行人:“等等吧,我听说央行要降准,再看看”
(两天后)
销售:“亲,一季度宏观数据灰常好,CPI要开启逆天模式了,央妈大概率不降准,资金价格上的飞快,咱要趁早啊”
发行人:“不着急,我看卖方研报,下来还有窗口,我们先路演一波再说”
(两天后)
销售:“亲,您看最近国开债收益上到3.8左右,新发行AAA小公募收益也比之前高了十几个BP,您看咱要不要考虑先发一期啊,窗口期错过就没有啦~”
发行人:“好,你们先询询价,我们和领导请示一下,讨论讨论”
(两天后)
销售:“亲,窗口期快过了………”
发行人:“好~那就发吧,按三月份那个利率来~”
销售:“亲,时间节点不一样…………”
发行人:“嗯?你们是不是不行?”
销售:“………”
窗口期,本是医学术语,多指在感染艾滋病毒后3至6周时间。现在应用范围五花八门,有政策窗口期、转型窗口期、单身窗口期(好像混进来不太严肃的东西)。在债券发行中,我们销售小弟也经常会和发行人大大提到一个发行窗口期,具体是哪位巨佬这么有才,首先应用该词已不可考,但大致意思翻译出来就是“亲,快点发吧,过了这村没这店~”
发行窗口期虽属卖方词汇,但与买方大佬们的关系更为紧密,其实质即买方大佬集中配置的时期,也是整体利率中枢处于低位的时期。因此,本文还是立足卖方小弟地位,结合买方大佬们的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说下。还是极度不专业,望各位大佬见谅~
一、发行窗口期重要性
发行窗口期到底对一只债券影响几何,我们可能会认为在市场不产生大幅波动情况下,于信用债而言,其波动幅度可能至多在几个BP。毕竟信用债不同于利率债,其二级市场活跃度有所欠缺,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传导效应不强。但小肥债用wind拉了下年年初至今存量债券相同主体的票面利率情况,经过一番筛选,得到下图:
结果还是出乎小肥债意料,一个月的时间差,票面利率相差10-20BP,甚至有相差20+BP的。这期间虽有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大幅好于预期、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股债跷跷板效应等因素影响,但是十几BP的差值,对于动辄3年的债券而言,所涉利息支出、资本利得等影响颇大。由此,足见发行窗口于债券发行之重要性。
二、发行窗口期的预测与判断
介绍完发行窗口期的重要性后,接下来即如何预测、判断发行窗口期。其实,这部分应由资深老销售来进行介绍更为妥帖,但囿于小肥债从业经历尚浅,这里只能从有限的经验中榨取一些理解,还望各位前辈以及买方大佬们认为有需要补充或不妥之处私信小编~小编先行谢过~
前文已述明,所谓发行窗口期,其实质即买方大佬集中配置的时期,也是整体利率中枢处于低位的时期。债市整体趋势的起起沉沉,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等方面息息相关;具体到以月度为度量的层面,货币资金的松紧、利率债的供应所占影响比重则更大;至于微观层面,则与发行主体自身情况、投资者账户情况、配置策略、市场情绪等因素相关性更强。后文,小肥债就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说下自己的见(xia)解(cai)。
(一)宏观窗口期研判
债券因其避险属性以及与资金的强相关性,其走势多与宏观经济走势呈负相关效应,与货币政策呈正相关性(多数债券从业者内心都是宏观经济的空头)。因此,对于宏观层面窗口期的研判,其实就是对宏观经济未来趋势和货币政策未来走势的研判。此类判断,尤以卖方研究所大佬们最为专业,但是小编受困于专业性不足,后文不当之处还望研究大佬们见谅。
(我爱看研报)
1、宏观经济
小肥债所看过的大部分宏观研报所跟踪数据较为一致,主要是社融数据、GDP、CPI、PPI、PMI、进出口情况等。但有时,同样数据大佬们所解读出来的含义却相反。例如“XXX数据预示着未来经济走弱趋势不变,债牛格局不变”、“XXX数据虽不及预期,但其分项改善,债市仍要少动多看”。
(都有道理,好头疼啊)
小肥债看过后多会感觉各位大佬说的都很有理,逻辑都很自洽。作为债券从业者,我们内心肯定偏向多头,但是空头大佬所说也有道理,此时会陷入纠结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框架,对于已有经济指标进行拆解、研判。
对于具体的分析框架搭建,以及数据拆解等等,建议大家可以看看肯哥的“债市练本领系列”龙叔的《债券投资实战》以及各位卖方大佬的研报,小编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主要是自己也不懂)。
小编在这里想和各位分享下自己看宏观研报的体会:
国内方面:1、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