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常识科普一线房价一


闲的,说说一线城市房价

对于一线房市及具体买卖房屋,有一点感想,兹录于下,三言两语,不多解释:

1,长期价格看涨,原因,其一,不可再生之土地资源与级差地租,其二,资源配置地域极不均衡,其三,货币金融政策的宽松可能持续较长时期。

2,目前一线与其他地区房价差距,仍远远未达到正常水平,继续拉大才是正常的。

3,一线限购是一种保护,限制资金过多过快由三四线流向一线房市,对一线有购房资格的人而言,限购是一种隐形福利。

4,只有(仅仅是如果,因为也许不发生)MBS与取消限购后,才能看到一线房价的真实水平。初步推测,币值面值名义上应高于香港甚至纽约。

5,一线房价崩溃,概率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6,绝对不要将股市与房市类似看待,请思考空头与筹码问题。

7,一线城市价格见顶标志,其一,房屋流转少,房产中介大量关闭;其二,绝大多数人不再谈论房价,更多讨论租金。

8,筹码价低+金融杠杆+货币宽松,从这三个因素分析,一线房产投资的黄金时期已过。

9,目前的限购限贷以及交易税情况,有力抑制了房产投资行为。

10,一线刚需,随时买入,及早买入,尽最大能力做金融最大杠杆买入。

11,房屋置换,尽快及早,踏准节点、达到目的卖出与买入最为重要,不必在于卖出与买入的微小价格波动,这点波动负面效应,主要是心理上感性上难以接受,其带来的实际利益损失,远小于踏错时间节点的损失。

12,学区房,见仁见智,由于一般居住体检欠佳,高位接盘而长期持有风险较大。

13,交通(地铁)、小区环境、周边配套,属居住体验,极其重要,而交通第一位。

14,噪声、采光为外部刚性环境,缺陷无法弥补。

15,户型:斜角及不规则空间,不好,相似大小面积,功能区越多越好,阳台,越多越好,相对独立的餐厅,非常重要,如有独立储物空间,最佳,三条动线(大门至客厅,厨房至餐厅,卧室至卫生间)互不干扰为佳,明厨明卫最佳,若否,暗卫尚可接受,暗厨似难忍受。

16,看二手房,不要在意装修,不要在意装修,不要在意装修,重要的话说三遍。

宏观经济与一线房产

1,不要用东京、香港楼市情况类比一线房产,两套经济运行系统,比如汇市资本流动。

2,经济形势比以前差,但远未到所谓崩溃地步,如果你坚信牛刀大师的话,请相信在经济崩溃之前很久,你已经崩溃。

3,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短期内可以做到可能,实在不行,变成二角即可。

4,资源分布不均,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居住为基本需求….一万个理由决定了一线核心区房产为优质资产,加上其他优质资产投资管道狭窄,决定了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没有比一线核心区房产更优质的资产了。

5,经济下行和一线房价上行,可以并行不悖,逻辑上并无冲突之处。

6,一线房市,对普通百姓而言,是目前最公平最透明的市场,符合“价格围绕价值按照供求关系上下波动”之价值规律,目前的态势是存量基础上的供需博弈,基本无泡沫。

7,限购与交易税费相关规定,很好地限制了与一线房产投机伴生的流动性泛滥(泡沫)的可能性。

8,在三四线去库存的基调下,限购短期内不会放松,尤其京沪这两个体量大资源集中超级城市。

9,由于资源分布过于集中不均衡,因此房价见顶后放松限购较为适宜,但是不放松限购,房价如何见顶?这个命题吊诡。推测很长很长时间内,一线尤其京沪,不会放开限购。直到有房产以外其他优质的投资渠道产生。

10,本次救市,主要为的是地方债市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防,此后,可能有MBS闪亮登场,MBS之后,房市基本完全市场化。

11,说到MBS,不得不说说美帝两房,由于08危机,美帝两房形象给人感觉很差,其实,两房是利用金融方法实现房市资源优化配置健康发展的好东西。那不是慢性病,只是一次感冒而已。

关于买房,闲聊几句:

一,本人观察与总结的,普通人具有的三个心理特点:

1,对流通性良好的资本形式,比如现金的特别喜好,属于正面情绪;

2,对资产(资本固化的实际标的物)的价值变动敏感性差;

3,对债务的恐惧,属于负面情绪。

分析:

一,在通胀高于利息情况下,现金(包括产生利息的存款形式)不是资本良好的形式,从资本增值的角度,属于负面资本形式。

二,在债务还能承受情况下(无法按期偿还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只要债务利息低于通胀程度,从资本增值角度而言,债务即为正面资本形式,如果这个债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购置了不断可以增值的资产,那么,这个债务属于超级正面的资本形式。借贷杠杆的妙味正在于此。

老生常谈的几点补充:

1,大城市的房子,天然具有金融及居住双重属性,金融属性具体表现即是担保物权的快速实现,也即只要房屋抵押贷款存在一天,金融属性就存在一天。某种意义上而言,一线城市尤其是核心区房产,等同于本币的硬通货。

2,一线房产的价格,和市场上买家的支付能力有关,和当地收入并无直接关系,反映收入的只是租金,也即,很大一部分人群住得起但是买不起。这在任何工业化国家均是如此。

3,城市房价的差别,取决于当地产业级别和房屋供需情况,如深圳和广州,前者是高科技型服务型供应量相对小,后者是贸易型而供应量大,因此深圳房价远高于广州,非常符合规律。

4,京沪属于金融服务型,长久看来,其核心区房价应高于深圳,目前情况,因为限购和交易税费等政策性原因。

5,房价不是炒出来的,这么大的体量,你倒是炒炒看?即便是资本市场的做空或者做多,也大多是顺趋势的扣扳机效应。

6,对高房价抱怨心理,很大部分来自于房价上涨过快,也就是有支付能力到支付困难的时间太快,一时心理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后来者,也许就不会抱怨房价高了,正如现在去纽约居住的居民,会抱怨买不起纽约核心区的房产吗?

以上是年二、三季度左右通过学习与思考得出的看法,近大半年的房价发展趋势,基本验证了当初的判断,以下是对未来短中期的分析与预判:

1,信贷的宽松,为影响一线房价上涨的基本因素,但是,一线房价的上涨,是信贷的后果,而非其根本动机,或者说根本目的不在于抬高房价,而是通过房屋的流通促进信贷的完成,进而增加银行流动性与降低不良债务带给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附:普通住宅按揭为银行的优质信贷而非不良信贷)。

2,城市的房价由供需及信贷两方面因素决定,前者决定需求,后者决定需求的有效性(即购买力),从这两个因素分析,一线房产作为稀缺资源与优质投资标的,价格必然继续上涨。

3,由于一线房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因此总体上呈现供不应求趋势(否则无需限购),因此分析房价走势,必须从信贷方面考虑,而信贷基本来自于金融机构,所以可以站在金融机构(银行)的角度分析问题。

4,信用是银行的根本,存贷为银行的运作方式,不良债务与流动性紧张是银行最为担心之事,目前经济下行,优质信贷渠道较少,既往不良债务(主要为地方债)负担沉重,而一直以来,住房按揭为银行优质信贷产品,因此今年年初1月及2月份的所谓天量信贷,是符合金融逻辑的。

5,信贷对房市的目标:提高抵押品名义价格,促进流动性从储蓄等领域转移到银行,从而加大商业银行流动性,同时提高优质信贷与不良债务的比例,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6,资产证券化为未来金融的一种方向与趋势,如果完全限制商品房流通(比如绝对限购或者使得交易成本无限增高),如何证券化?

7,银行的首要责任是风险控制,至于房价的高低,银行不负有任何义务与责任,也即,只要相关的住房信贷风险控制恰当,银行是乐于通过房屋流通完成优质信贷的。关于这一点,请参看央行财政部近期关于中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公开说法。

8,可以预测,近期一线城市房产的基调,应该是促进流通,而不是限制,当然是在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条件下(比如首付贷零首付等,虽然加强购买力促进流通,但是难以控制相关金融风险,必须严格监管限制或取缔),从促进流通的角度,预测一线城市的交易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而不是上升,由于一线房产为卖方市场,交易税费等费用习惯上均由买家支付,因此交易费用的下降,会增加有效需求,促进流通,促进信贷。

9,因此,无论所谓营改增云云,实际操作方向,预测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非增大。

10,一线房价,未来短中期:涨涨涨。强二线核心区,未来短中期:涨涨涨。原理相同。

说明:

1,  以上为本人闲得蛋疼之理论扯蛋,作为投资参考与否,在于你自己的独立判断,与我无关。

2,  如果有问题咨询,有时间有心情就扯两句,不回答也请不要见怪。

3,  所有问题,如归回答,一律免费,对错我不管,我又不是神仙,想找神仙,请找牛刀大师。

4,  尽管不反对别人收费咨询,我不收费,一则没那闲心,二则这些事情也就一层纸点破而已不值钱,三则我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5,  心中所愿主要阅读思考对象:一线刚需与刚改。大部分都是读书出来的,不容易,对大部分这类人而言,也许这是最后一班拥有一线住房的车了,含泪咬牙,遇到合适的,就买入吧。

6,  最烦几种大神:其一,拿股市类比房市的,其二,从收入租售比考虑一线房价的,其三,从日本、香港既往经验中类比得出房价崩盘的,其四,从波罗的海指数、外汇等方面扯几把蛋看空房价的…….最后一类可怜又可恨,就是含泪痛心普通劳动者买不起一线房子的,从而骂zf骂银行…..或者歌颂美国,我勒个去,你买不起京沪深房子就骂,你丫买不起纽约核心区房子,你丫的怎么不骂?难道京沪房子逼格就天生比纽约贱?

#A#

-END-

长按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白殿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nr/12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