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利息与价格 > 利息与价格目录 > 干货专业课资料推荐和考试范围
当前位置: 利息与价格 > 利息与价格目录 > 干货专业课资料推荐和考试范围
上海财经大学
国定考研网
微博:国定考研网教育
知乎:国定考研网
上财一本通
最近小国整理了的有关干货
涵盖初复试以及调剂的相关内容
也有对上财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校园生活、住宿条件、奖学金体系等)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查看
上期我们提到了一个核心观点——提前备考很有必要!22考研的同学开始行动起来没?
本期我们为考研的同学们总结一些上岸学长学姐们的专业课用书资料和部分专业的专业课考试范围。
届初试自命题大纲九月份公布,同学们现在可以届专业课大纲为基础进行复习,等今年的大纲正式公布之后小国会再进行更详细的专业课变动分析。
以下内容主要包括/////专业
金融学综合
推荐用书
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第4版)
2、胡乃红《货币金融学—习题集》(第4版)
3、郭丽虹《公司金融学》(第2版)
4、金德环《投资学教程》(第2版)
5、张亦春《金融市场学》(第5版)
6、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2版)
7、上财金融专硕一本通(包括历年真题及详细解析)
复试官方指定用书: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第6版
B组:金融科技、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方向复试须加试计算机编程(C++),考试内容参考《C++程序设计》(第2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年),其他方向不指定参考书目
考试内容:
金融学部分为90分,公司财务部分为60分。(一)金融学
1.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2.利息和利率
利息
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
3.外汇与汇率
外汇
汇率与汇率制度
币值、利率与汇率
汇率决定理论
4.金融市场与机构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机构(种类、功能)
5.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
6.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
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7.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8.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9.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
国际储备
国际资本流动
10.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理论
巴塞尔协议
金融机构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
(二)公司财务
1.公司财务概述
什么是公司财务
财务管理目标
2.财务报表分析
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
3.长期财务规划
销售百分比法
外部融资与增长
4.折现与价值
现金流与折现
债券的估值
股票的估值
5.资本预算
投资决策方法
增量现金流
净现值运用
资本预算中的风险分析
6.风险与收益
风险与收益的度量
均值方差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无套利定价模型
7.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贝塔(β)的估计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8.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
有效资本市场的形式
有效市场与公司财务
9.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
资本结构
MM定理
10.公司价值评估
公司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三种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统计学
推荐用书:
1、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2、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习题与解答》(第2版)
3、贾俊平《统计学》(第6版)
4、贾俊平《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6版)
(1、2为主,3、4可以作为茆诗松上面没有的知识点的补充)
5、《应用回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补充)
6、《时间序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补充)
7、上财应用统计一本通(包括历年真题及详细解析)
考试内容:
(一)统计学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7.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8.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9.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0.样本量的确定。
1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2.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3.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4.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15.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
16.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
17.用残差检验模型的假定。
1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9.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
20.多重共线性现象。
21.时间序列的组成要素。
22.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二)概率论
1.事件及关系和运算。
2.事件的概率。
3.条件概率和全概公式。
4.随机变量的定义。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7.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8.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与方差。
税务专业基础
推荐用书:
1、《中国税制》朱为群
2、《税收学》胡怡建
3、《税收学原理》王玮
4、《税收学原理》杨斌
5、《国际税收》朱青
6、《税收管理》吴旭东
7、东奥税法轻松过关一(一定要买当年最新版,用于练习计算题)
8、上财税务专硕一本通包括历年真题及详细解析)
考试内容:
(一)税收学原理
1.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国家、财政与税收的产生
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21世纪全球税制改革趋势
2.税收的涵义和正当性
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正当性
税收的形式特征和本质特征
一般税收与特别税收
所得税、消费税与财产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
中央税与地方税
比例税、累进税与累退税
3.税收原则
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税收的效率原则(中性原则和矫正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量益原则与量能原则)
税制改革的目标
税制改革的原则
4.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税负的概念、分类与衡量指标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与方式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宏观税负的衡量指标
宏观税负问题的解决
5.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宏观(总量)效应和微观(结构)效应
税收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6.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分析
重复征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7.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
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的一般原则
中央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的历史和现实
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划分
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
地方税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8.税收法治
税收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税收法治建设的内容
世界税收法治建设的历史发展
中国税收法治建设的进展与方向
(二)中国税制实务
1.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人
代缴义务人
征税对象及其分类
税率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纳税时间及其类型
纳税地点及其意义
税收优惠(税式支出)的特征和基本类型
中国税制框架和税种分类
2.货物与劳务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货物与劳务税的性质、分类及其正当性
增值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消费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关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车辆购置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资源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印花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土地增值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契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环境保护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我国货物与劳务税制度的问题及其改革
3.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所得税的性质、分类及其正当性
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财产税制度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规定
财产税的性质、分类及其正当性
房产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耕地占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车船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船舶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我国财产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三)中国税收征管制度
1.税收征管概论
税收征管的概念、目的与原则
税收征管制度的特点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改革
2.税收征管制度
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纳税申报制度及其改革
税款征收制度及其改革
税务稽查制度及其改革
税收风险控制及其改革
税务行政处罚及其改革
税收刑事制度及其改革
税务争议处理制度及其改革
3.纳税服务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纳税服务的机构设置
纳税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纳税服务的绩效评价
4.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大数据与税收管理
互联网+税收管理
税收透明度
数字经济和数字税收管理
(四)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
确定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国际税收协定
居民身份确认规则
非居民各项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
避免双重征税的办法及外国税收抵免制度
国际逃避税及其防范措施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BEPS)的内容及其发展动向
国际税收竞争与协调
国际税收征管互助与合作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推荐书目:
1、张海东《国际商务管理》(第5版)
2、郭羽诞《国际商务》
3、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2版)
4、陈宪《国际贸易》(第3版)
5、郭羽诞《国际贸易》蓝色封面
6、杨培雷《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7、龚仰军《产业经济学》(第4版)
8、上财国际商务一本通包括历年真题及详细解析)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
第二节要素禀赋论
第三节贸易保护理论
第四节国际贸易新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
第一节关税措施
第二节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国际贸易摩擦
第四节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环境保护政策
第三章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第一节货物贸易及其类型
第二节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
第三节技术贸易与国际劳务合作
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创新方式
第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欧美亚
第三节其他区域自由贸易安排
第四节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第二部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一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第二节水平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节跨国公司发展及其主要类型
第四节中国式跨国公司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
第一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决策
第二节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决策
第三节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决策
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与东道国效应
第一节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利益和代价
第二节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效应
第三节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府行为
第四节国际企业与政府的议价能力
第三部分国际金融
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金本位制度
第二节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三节浮动汇率制度
第四节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改革
第五节人民币汇率改革
第二章外汇市场、外汇业务与风险
第一节外汇市场与外汇业务
第二节汇率决定
第三节外汇风险
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货币市场
第三节债券市场
第四节股权市场
第四章国际金融危机
第一节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第二节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务环境
第三节国际金融创新
第四节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第四部分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
第一章国际商务环境
第一节国际商务文化环境
第二节政治、法律和商业伦理
第二章国际营销
第一节目标市场选择
第二节营销管理
第三章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国际物流定义与问题
第二节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四章国际会计与税收
第一节跨国间主要会计差异
第二节国际税收
第五部分产业经济学
第一章产业结构
第一节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发展
第四节产业结构优化
第二章产业结构政策
第一节产业结构概述
第二节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
第三节幼小产业的扶植政策
第四节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第三章市场结构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含义
第二节市场集中度
第三节产品差异化与广告
第四节进入壁垒
第四章市场行为:企业定价
第一节基本定价策略
第二节价格歧视
第三节限制性定价
第四节掠夺性定价
保险专业基础
推荐用书:
1、钟明《保险学》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3、钟根元《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
5、戴国强《货币金融学》
6、魏巧琴《新编人身保险学》
5、调剂专业、初试科目限制更加严格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经济学的考试范围(占总分40%)
(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三)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
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
(四)成本理论
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
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
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五)宏观经济学基础
1.国民收入核算;
2.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
3.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4.GDP与GNP的关系。
第二部分金融学基础考试范围(占总分20%)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态变迁;
2.货币的本质及形式;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5.货币制度类型。
(二)信用
1.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特点和作用;
2.信用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3.信用对经济的影响;
4.利息率的定义及种类;
5.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
6.利率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分类;
2.金融市场的功能;
3.各类货币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4.金融工具的种类及作用;
5.资本市场上各类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四)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的概念、种类;
2.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功能。
(五)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4.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三部分保险学原理考试范围(占总分40%)
(一)风险与保险
1.风险及其特征与类型;
2.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风险处理的方法和可保风险的构成;
3.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分类,商业保险与类似行为的联系和区别;
4.保险基金;
5.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6.保险的形成与发展。
(二)保险的基本原则
1.最大诚信原则;
2.可保利益原则,各类保险的可保利益;
3.损失赔偿原则,被保险人请求损失赔偿的条件,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的限度,代位追偿权的产生和行使的条件,委付的成立条件;
4.近因原则;
5.运用保险的基本原则解决实务问题。
(三)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点;
2.保险合同的主体与客体;
3.保险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4.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有效性;
5.保险合同的履行;
6.保险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争议处理;
7.保险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
(四)保险经营
1.保险经营的特点与原则;
2.保险费率的构成与厘定、保险费的计算与保险金额的确定;
3.保险展业与承保;
4.保险赔偿与给付;
5.保险准备金与偿付能力;
6.保险经营涉及的财务指标及其测算。
(五)保险市场
1.保险市场的构成,原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
2.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3.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
4.保险市场的管理,政府监管与行业管理的内容;
5.我国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推荐用书:
1、陈文浩《公司财务及习题册》
2、朱萍《资产评估基础教程》
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4、钟根元《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吉芬商品
(三)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
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
(四)成本理论
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
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
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五)宏观经济学基础
1.国民收入核算
2.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
3.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4.GDP与GNP的关系
第二部分资产评估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一)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1.资产评估的概念及特点
2.资产的含义与分类
3.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4.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5.资产评估的假设和原则
(二)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市场法的原理和前提条件,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程序,市场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2.成本法的原理和前提条件,运用成本法的程序,成本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3.收益法的原理和前提条件,运用收益法的程序,收益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4.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三)机器设备评估
1.机器设备的定义及其分类,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机器设备的核查和鉴定
3.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构成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4.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基本步骤及比较因素分析
(四)房地产评估
1.房地产的概念、特性、分类及评估程序
2.房地产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3.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假设开发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
(五)无形资产评估
1.无形资产的概念、分类,价值特点和功能特性,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
2.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应用及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3.无形资产成本特性,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应用
4.专利权评估和非专利技术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5.商标权评估的方法
(六)流动资产评估
1.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材料评估、在产品评估、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
3.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待摊费用、预付费用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及各项存款的评估
(七)长期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评估
1.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债券、股票的评估方法
3.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
4.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其他长期资产的界定,其他长期资产的评估方法
(八)企业价值评估
1.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范围及其评估程序
3.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的应用
4.企业价值评估资产基础法、市场法的应用
(九)资产评估报告
1.资产评估报告的概念、类型、作用
2.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
3.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和利用
(十)资产评估准则
1.中国制定资产评估准则的必要性
2.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内容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特点
2.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货币时间价值
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作用
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3.风险与报酬的含义,风险衡量
(三)财务分析
1.财务分析的目的、步骤与意义
2.基本财务报表
3.财务分析方法与指标
(四)企业融资决策
1.企业融资的动因、类型
2.股票融资方式及其利弊
3.债务融资方式及其利弊
4.有效市场理论
(五)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不同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计算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资本结构理论
(六)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
1.项目增量现金流计算与分析
2.投资决策指标与利弊分析
(七)短期财务决策
1.营运资本及其管理
2.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3.应收账款管理
4.存货管理
(八)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1.利润及其形成
2.利润预测,盈亏临界点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3.利润分配的原则、程序
4.股利分配理论与股利政策类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