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读书心心念念的国富论上


按自己读完后的浅薄理解

讲个“渔村”和“麦村”的故事

很久以前

河东有渔村,擅长捕鱼,兼顾种麦(但收成不好)

河西有麦村,擅长种麦;兼顾捕鱼(但收获很小)

村民既有五谷杂粮之需,也要适当补充蛋白质

有一天,渔村村长遇见了麦村村长

二人一拍即合,商量一对策

渔村只捕鱼,麦村只种麦

约定时间约定地点互相交换

一条鱼=1(单位计量器)麦

这样大家都轻松了

于是,分工出现了!交换也出现了!

这一年麦村收成特别好

渔村却因天气问题收获一般

于是约定交换,交换完成后

麦村发现剩余好多麦,要原路背回去,好累

又一年麦村收成不好

但渔村收获大

于是约定交换,交易完成后

渔村的鱼剩余好多,得背回去不说,吃不完就死掉浪费了

又一年收成不错,鱼量也大

但问题来了,麦的质量不如去年好,每条鱼却很肥美,不对等

心不甘情不愿地各自交换完成回去了

再一年收成差,鱼量小

也有问题,麦的质量明显比去年好,但交换到的那条鱼好小,又不对等

这里两村村民都不干了!

渔村村长与麦村村长一商量

有了个好对策:出渔麦币

一个渔麦币=1条鱼(中等)=1(单位计量器)麦(中等)

两个渔麦币=1条鱼(优等)=1(单位计量器)麦(优等)......

于是货币作为价值载体出现了!

愉快地生活了一年,新的问题又来了

鱼被捕得越来越少,相同劳动条件下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

于是渔村村长要求涨价

两个渔麦币=1条鱼(中等)=1(单位计量器)麦(中等)

不然麦村就不要吃鱼了

没办法,蛋白质还是需要的,于是成交

这时商品真实价格、市场价格;劳动价格、货币价格出现了!

时间又过了一年,渔村有事情了!

因为鱼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难捕

一部分人索性就开始偷懒,自家产量也就仅顾个温饱(穷人)

一部分人却趁机加班捕鱼,自家产量蹭蹭蹭提高啊(富人)

全部拿去兑换麦也吃不完啊

于是并生成了个人资本,以及资本管理:

一部分拿去兑换所需的麦

一部分储蓄,或投资借给穷人,但要收取高额利息

于是资本、资本家、穷人...出现了!

以上是最简单的理解

更深奥的知识本人尚不能复述得出来

但会继续理解下去

附:上册重要知识内容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

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论分工

1.分工只要在每一种工艺上能够被采用,就可以按照比例引起劳动生产力的增加

2.木匠的职业与铁匠的职业通常是分开的

但畜牧的业务与种麦的业务要一样完全分开来,是不可能的

3.相同人数为了分工而能成就的作业量的这种增加是由于:

第一,由于每个特殊工人的技巧的增进

第二,由于从一种工作到别一种工作,对通常会损失掉的时间的节约

第三,由于有许多机器被发明,以便利劳动,缩减劳动,使一个人能成就许多人的作业

第二章论分工原理

1.我们所需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宰业者、酿酒业者、面包业者的恩惠

而仅仅是出自他们自己的利益的顾虑

2.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到的

3.人人都一定能够把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部分,换得自己所要的别人所产的剩余生产物

4.大多数场合,人们天资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例如两个性格极不相同的哲学家、挑夫,他们之间的差异

追究起来,大部分像是发因于习惯风俗与教育,并不发因于天性

第三章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

1.有许多业务,比如搬运夫,就只能生在大都市

2.水运之便,既可开拓全世界,使成为各种劳动生产物的市场,所以工艺实业的改良,都自然发生在水运便利的地方

第四章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使用

1.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相当限度内,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时,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

2.据说,阿比西尼亚以盐为商业交换的媒介,印度沿海某地,以某种贝壳为媒介

威基尼亚以烟草,纽芬兰以干鱼丁

3.然后,不拘在任何国度,结果总会依着几种不可抵抗的理由,使人们在一切物品中,特别为此目的而选定金属

金属不易磨损,那与任何其他商品比较,都无愧色

4.各国使用的金属,有许多种类,古斯巴达人用铁,古罗马人用铜

在一切富裕的商业国家间,多使用金银

5.金属的使用有两种极大的不便:

第一是秤量的麻烦

第二是试验(验真伪)的麻烦

进步诸国,皆认为本国普通购买货物所用的特殊金属的一定分量,须加盖公印

接着,就有铸币制度及称为造币局之官衙产生

6.货币于是成了一切文明国商业上的一般媒介

依这媒介,一切货物乃能进行买卖,乃能相互交换

但是当世人以货币交换货物,或以货物交换货物时,究竟遵循何等法则呢?

“价值”一词,有两种不同意义

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因占有其物而取得的对于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第五章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1.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必需品、方便品和娱乐品

2.一切物的真实价格,即欲得此物的真实费用,亦即获得此物的辛苦勤劳

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劳动亦可说有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之别,所谓真实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量生活必需品、方便品;名义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量货币

3.货币是价值尺度。

所谓商品货币价格,只指这商品出售所得的纯金量或纯银量,与铸币名称无关

第六章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1.劳动者附加在原料上的价值,这时就须分作两部分:

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又一部分支给雇主的利润

2.构成一国劳动年产物全部的一切商品价格,分三个构成:

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润,而分配给国内各居民

3.不论是谁,只要自己的收入出自自己的资源,他的收入就一定出自三个源泉:劳动、资本、土地

第七章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1.一种商品价格,对于这商品生产制造乃至上市所曾使用的土地劳动资本,如果不多不少,恰足依照此等自然率而支给地租、工资、利润,这商品便可说是以自然价格出售

2.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就是所谓市场价格,有时在商品自然价格以上,有时在自然价格以下,有时恰与自然价格一致

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受支配于这商品的供求比例

第八章劳动工资论

1.对工资劳动者需要之增加,正与维持劳动支付工资的基金之增加成比例

这种基金有两个来源:

第一,维持生活必要程度以上的收入

第二,雇主自需用费以上的资财

2.劳动的货币价格,必然受支配于两种情形:

第一,是对于劳动的需要

第二,是生活必需品、方便品的价格

3.使劳动工资增加的理由:

资本增加---又有增进劳动生产力的趋势---使少量劳动可成就多量的作业

第九章资本利润论

1.一国普通市场利息率变动了,资本的普通利润亦不得不相应而一同变动。

利息率下落,利润亦随而下落;利息率上腾,利润亦随而上腾

利息的推移,使我们大体上知道利润的推移

第十章论劳动与资本因用途不同工资与利润不同亦不均等

1.基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一,劳动工资,因业务有难易有污洁有尊卑不同而不同

第二,劳动工资,因业务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同

第三,各种业务的劳动工资,因业务安定与否而不同

第四,劳动的工资,因劳动者所须负担责任之大小而不同

第五,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又按照成功希望之大小,各有等差

2.基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一,欧洲的政策,限制某种职业上的竞争人数,使愿加入者不能加入

第二,欧洲的政策,增加某种职业上的竞争,使超越自然的限度,因而在与前相反的方面,使各种用途的利害,大体上不能均等

第三,欧洲政策妨碍劳动资本的自由活动,使不能由一职业移转到其他职业,由一场所移转到其他场所,从而使各种用途的利害,大体上极不均等

第十一章土地地租论

1.地租,若被视为使用土地的价格,那自然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能付纳的最高价格。

第二篇

论资财之性质,蓄积与使用

1.分工之事兴,一己之劳动生产物,遂仅能满足自身随时发生的欲望的极小部分

而其他大部分欲望,就不能不仰赖他人劳动生产物的供给了。

2.在购买之前,要将自己的劳动生产物卖掉,先在某个地方,储有各色的货物,足以维持自己的身体,并以材料工具,供自己使用

3.财之蓄积,必在分工以前

4.所有人的资财,总是希望在这资财中,有大部分可以提供收入,仅保留适当一部分作为收入未曾取得以前的支费。于是分为两部分:资本和消费

5.资本用途有上种不同:

第一,用以获取社会上每年所须使用所须消费的原生产物

第二,用以制造原生产物,使适于使用消费

第三,用以运输原生产物或制造品,从有余的地方运往缺乏的地方

第四,用以分散原生产物或制造品,使成为小的部分,适于需要者的临时需要

第三篇诸国民之富的进步

1.文明社会的重要商业,就是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通商

(以上是自己认为的重要内容摘抄)

蒙沙

无功不受禄,请慎用赞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2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