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央行货币政策重心更多是放在ldquo


5月15日、16日、17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通过逆回购方式净投放亿元、亿元、亿元,总计亿元,远大于MLF净回笼量。可见,市场资金面整体偏温和宽松。

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流动性投放量上的管控主要在短期工具“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工具“MLF”、相对长期工具“降准”之间根据需求来回切换。央行货币政策在流动性的量上的投放工具运用已经较为成熟。

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更多的是放在运用“价格”机制进行调控,即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博览研究员认为,监管层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降准”尤其是货币字母工具的投放量和其基准利率水平来调节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达到金融市场去杠杆的效果。

另一方面,年亿以下的银行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可能加剧中小银行化解存量资产的压力,从而提升其融资成本。此外,由于资管新规加强了对银行同业以及表外的监管,中小银行主动负债大幅缩减,将面临更大的资金面压力。加强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或将上升。相比之下,国有大银行则更有这方面的优势。银行业将进一步出现分化,强者恒强。

央行货币政策在流动性的量上的投放工具运用已经较为成熟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亿逆回购和亿MLF到期。央行续作亿元MLF。其他MLF主要以“替代性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净投放来予以对冲。5月15日、16日、17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通过逆回购方式净投放亿元、亿元、亿元,总计亿元,远大于MLF净回笼量。由此可知,资金面整体偏温和宽松。

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流动性投放量上的管控主要就是在短期工具“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工具MLF”、相对长期工具“降准”之间根据需求来回切换——

由上表可知,央行货币政策在流动性的量上的投放工具运用已经较为成熟。

货币政策后期将更加重视运用“利率价格”调节机制,中国银行业将进一步出现分化

◆未来央行重心更多的是放在运用“价格”机制进行调控,即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动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

◆价格机制有利于金融去杠杆,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

一方面,博览研究员认为,监管层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降准”尤其是货币字母工具的投放量和其基准利率水平来调节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达到金融市场去杠杆的效果。

另一方面,监管层其他的监管措施也同样有利于金融市场形成市场化利率水平。由于资管新规加强了对银行同业以及表外的监管,中小银行主动负债大幅缩减,将面临更大的资金面压力,资金面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或将上升。相比之下,国有大银行则更有这方面的优势。

首先,年亿以下的银行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可能加剧中小银行化解存量资产的压力。对于一部分超期限的资产,如果不能卖给其他机构,大概率最终还是要回表。但是回表也需要表内负债去接。而中小银行负债压力一直很大。如果从明年开始,中小银行的同业存单要纳入MPA考核,意味着这些银行负债又少了很大一块部分来源。因为中小银行普遍对同业存单的依赖度太高。

其次,资管新规的出台与实施也将加大中小行业的资金压力。影子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中小银行的通道业务是金融市场杠杆资金的主要源泉。

从年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来看,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在款人民币封闭式个人理财产品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了款,占比为23%,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达款,占比为38%,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占比为19%。合计下来,中小规模银行的产品占比已达整个市场的80%。

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通道业务进行限制,要求发行以“净值计算”的产品,那么银行传统的理财产品模式将会受到限制。对此,中小银行的非银业务将会面临大幅压缩。

总结

央行在资金投放量上工具较为完备,短期资金面整体偏温和宽松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尚不明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从中长期看,央行的货币的货币政策重心在“利率价格”,以及资管新规和利率市场化将会推高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不利于中小银行,银行业进一步出现分化,强者恒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柯彩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谁看好了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19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