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知识的利息也可能是负的


头脑中的知识潜移默化指导着我们的行动,进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点大家都已经能够理解。然而这些影响一定都是正向的么?既然我们承认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那我们稍用大脑推演一下,即可认识到:

这个影响也可能是负的。

然而我想很少有人意识到知识还会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影响,那我们今天就试着聊一聊,看看知识是不是也会带来负利。这里有几个真金白银的例子,或许你看了之后会有所感触。

先来一个网上可查的例子

年5月22日,LaszloHanyecz在BitcoinTalk上发文表示在英国他刚花了一万比特币换了两个价值25美元的披萨。

这是比特币历史上第一次真实的交易。而当前比特币的价格是1.6k,请大家自行计算这两块披萨的价格。我只能说这或许是世界上最贵的披萨了,吃一口我都会觉得牙疼。很难想象Laszlo的心情,或许有句歌词可以用上--“多么痛的领悟”。

可能你觉得这个东西离我们有点远,比特币这么高级的东西我们一般人怎么会有机会知道,怎么有机会去获得呢?那我把这个例子抽象化一下,这就好像你对拥有的东西在初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是肆意的挥霍掉了,但当你真的意识到它重要性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法挽回。然后你想想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东西?我能想到的是,健康。

有多少人年轻的时候身体杠杠的,工作了之后感觉是整个人大了两个尺码,尤其是那个叫做腰围的地方。而且你再想想,那肚子上的救生圈是不是就是因为那两口香气扑鼻,回味无求的披萨而生?

再来一个我朋友的例子

这位朋友07年买的期房,合同上是08年底交房。开发商可能因为消防设施检验不达标,(原因嘛你懂的),导致交房延期了。经历过08年楼市的筒子们或许还记得,08年可能是一个中国楼市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回归理性的分水岭。从一月份王石的拐点论,到九月份的最冷金九,各种迹象都表明中国楼市处于下行通道。由于房价下跌导致的各地退地退房潮此起彼伏络绎不绝。正是这个时候,一方面房地产商拖着不交房,另一方面房价大有腰斩之势,我朋友也加入了退房大军。

然后,就没然后了。

真是“房子不见了,向谁去喊冤”

这位朋友的例子可能不太典型,毕竟在那种全国都跌声一片,国家收紧信贷的大势下,普通人都会做出如此的判断。退房或许在当时来看就是理性的选择。那我们抛开这个例子,请问有多少人曾经感叹要是我早点买房子就好了?作为典型的八零后,我父母这一代很多人是没有买房子意识的。而且很多人觉得贷款的话要背债,这种日子不好受。然而往往到现在为止最吃亏的就是他们这一代人了。08年刚毕业的时候,房价可能一万不到,12年是两万五,现在是五六万。难怪有人说到现在为止什么时候买房都是对的,但关键是你还是没有买。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了房东,而有的人只能成为房奴。那不正是知识利息的正负两面么?

那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我们没有采取那宏大的四万亿的计划,中国楼市和经济是不是会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那这些年我们给楼市买的单,身上割下的肉,牙缝里挤出的粮,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国家决策机构的整体知识带来的负利?(不能再说了,要去H茶了)。

不说别人了,还是来说说我自己吧

15年股市大跌,被割草的就有我一个。大体上我是一个谨慎的人,你看连各种宝宝都是后知后觉,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是躺在银行里的。然而15年,在全民炒股的热潮中我也没有幸免于难。在传说中连续27个涨停的催化下,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就带着钱跳进了股市。结果因为不会游泳,还没有带救生圈,结果等回到岸上,只剩了半条命。

现在想来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投资领域的知识,而自己又贪贪贪么。巴菲特的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平时倒是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到关键的时候就跑到了九霄云外,消失的无影无踪。这着实是投资知识模糊不清给自己带来的负利。

知识在我们生活上点滴的影响,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衡量的指标。你的血脂,血糖,血压可以测量,你的股票账户可以显示精确的盈亏比例,但你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呢?在有衡量指标的领域,你还能看清楚究竟是好了还是坏了。而在没有衡量指标的领域,你又如何知道?就比如一个有良好工作习惯的人究竟要比差一些的人的工作效率高多少,又能有多大的机会因此被委以更大的责任,进而获得更佳的发展机遇。这些恐怕难以精确衡量。

还好,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知识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正利,也会给我们带来负利。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才又机会更







































鏃╂湡鐧界櫆椋庤兘鏍规不鍚?
涓鍖婚櫌鏇濆厜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1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