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固收
报告导读:
近期传统加息受到市场广泛讨论,除了新闻的推波助澜,不断上升的通胀预期也是重要原因。从通胀、宏观、政策等多个角度来看,上半年可能并不是一个适合传统加息的时间窗口。但随着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企稳、信贷“高烧”、银行净息差持续低位,下半年上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很大。
央行官员讲话被“曲解”,加息闹出乌龙新闻。
周一,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的一则旧闻被媒体重新解读。去年底,纪局长在“中国债券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去年(年)三季度以来利率上升,总体上是良性的,实际上是对投资回报率的还原,是对原先监管套利的还原,对资产定价不合理的还原。
纪局长的原意是,近期利率上升以实体投资率回报上升为基础,比较良性,但本周一被部分媒体解读为“短期内有加息空间”,虽然随后立即被官媒否认,但亦引发了市场广泛讨论。
传统加息再引讨论,债市显现韧性。
虽然传统加息引发市场讨论,但从本周前两日的情况来看,债市保持震荡态势,一方面反映出,市场中对于目前时点加息的逻辑仍有很大怀疑,另一方面,也有12月信贷可能较低这样的利好信息,对冲了加息的担忧。
加息引发市场讨论,直接原因当然是相关新闻的推波助澜,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近期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正在抬升,除了已被市场充分预期的基数和春节错峰效应外,近期还有以下通胀方面的增量信息和逻辑:
①股市的涨价逻辑。年初以来,A股周期板块领涨,消费板块表现亮眼,除地产板块的估值提升逻辑之外,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建材、煤炭的上涨背后均有涨价逻辑。
②大宗普涨,油价引人白殿疯早期症状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