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
书接之前股东出资涉税解析一文,我们这次讨论的公司经营场景是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为理清这两类经营活动中的涉税问题,笔者对其中的应税行为进行了梳理,并就相关应税行为所适用的税务处理方式进行了剖析,进而提供可行的税筹建议,在合规框架内为企业和投资者的经营决策给予帮助。
一
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作为公司经营过程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商业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买卖交易,所以该等交易通常涉及到增值税、所得税和印花税三种税费。
1、所得税
(1)个人股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之规定,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属于财产转让行为,应当以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之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税;这其中,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所谓合理费用是指股权转让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而财产原值(股权原值)则需视取得股权的不同方式进行确认,具体确认方式如下:
股权取得方式
股权原值
以现金出资取得股权
实际支付的价款+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
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取得股权
入股时非货币资产价格+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
无偿取得股权
原持有人的股权原值+取得股权发生的合理税费
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
转增额+相关税费
其他方式取得股权
税务机关按照避免重复征税的原则合理确认
个人在沪深交易所转让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依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61号)的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若是个人转让的是上市公司限售股,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同样应当按照前文所述方式计征个税,其中如果纳税人(即限售股持有者)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那么将由税务机关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相当于转让所得为股票交易价格的85%。
此外,个人转让“新三板”公司股票,根据《关于个人转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号)之规定,需区分相关股票是否为转让人原始取得,如果转让人是在“新三板”公司挂牌后取得的股票,其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税,反之则应计征20%的税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人以明显偏低的价格转让股权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主管部门可依次按照净资产核定法(即按股权/股票对应的净资产或参照资产评估报告)、类比法(参照同企业股东股转价格或同行业企业股转价格)或其他合理方法对股权转让收入进行核定。其中,所谓“明显偏低”的股权转让收入有六种情形,分别是股转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的、股转收入低于原始投资成本的、股转收入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企业股东的股转收入的、股转收入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行业企业股转收入的、不合理无偿让渡股权、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情形;而所谓的“正当理由”则有四种情形,包括可出具有效文件证明被投资企业因国家政策调整而导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交易双方系近亲属关系或存在直接抚养/赡养关系、企业内部的员工股权激励交易、其他合理情形。
(2)企业股东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第三条之规定,企业转让股权的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之时进行确认,相关收入扣除取得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即为股权转让所得,而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的要求,股权转让收入应一次性计入确认收入的当年计算缴纳所得税,而不得分五年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企业未分配利润在股权转让时不视为免税收入,故转让方在计算股转所得时,不得扣除相关交易股权可分取的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
有别于个人转让股权的税务处理方式,企业转让股权的计税规则并不会因为股权/股票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公告》,若企业未能提供限售股原值凭证,税务机关一律按转让收入的15%核定财产原值和税费,此税务处理规则显然是为了与个人转让限售股的计税方法保持一致。
同时,企业转让股权的税务处理方式较为特殊之处在于,企业在以股权作为支付对价进行股转交易时,可适用特殊税务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59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号),股权收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一)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二)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通知规定的比例;(三)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四)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指企业重组中购买、换取资产的一方支付的对价中,以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支付的形式)金额符合通知规定比例;(五)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生涉及中国境内与境外之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股权和资产收购交易,还应同时符合财税〔〕59号文第七条规定的条件,才可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股权收购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交易中的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所得或损失,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其中,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换言之,股权转让方在交易当下无需就股权支付的部分计征税费,而仅应就非股权支付的部分缴纳所得税。
2、增值税
增值税的计征需区分非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公司股票和“新三板“公司股票予以分别讨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并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36号)规定的“金融服务——金融商品转让”,所以不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但如果转让的是上市公司股票,则需按“金融商品转让”项目计算销售额,以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其中销售额为卖出价扣除买入价的差额;转让“新三板”公司股权是否缴纳增值税,实践中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存在不同的操作观点,仅以厦门市为例,厦门市国税局在《营改增热点问题(二十九)》问题十一“转让新三板的股权是否缴纳增值税”答复“新三板市场属于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交易平台,目前交易形式有协议转让和做市交易,两者在流动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总局进一步明确前,视为股权转让,暂不征收增值税”。
3、印花税
印花税的计征方式同样因交易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针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原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第十条明确指出“‘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之规定,交易双方应以协议转让金额为应纳税额,按万分之五的税率缴纳印花税。针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让,根据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问题的通知》(财税明电〔〕2号)的规定,年9月19日起相关交易的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即由出让方按1‰的税率缴纳税费,对受让方不再征收;其中,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转让系基于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决定或批准的国有企业(包含国有控股企业)改组改制而发生的,在交易系无偿的情况下,不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针对“新三板”公司股票,依照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股票有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政策的通知》,其交易印花税的计征办法与上市公司股票一致,亦是由出让方以成交金额,按1‰的税费进行缴纳。
二
增资扩股
增资扩股即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股东以货币或非货币财产向公司进行增资所适用的税种和计税方式,与股东以货币或非货币财产向公司进行出资并无区别,具体的税务处理规则可参见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sx/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