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一勺言恒大亿元净利润三个环环相


恒大发个年报,全国人民都激动了。

年,恒大的毛利润规模达到亿元,剔除投资性物业重估后的核心净利润达到了亿元。这绝对是历史性的行业记录。

毛利亿元与净利亿元,对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数字账面看,地产前四强的净利润,恒大比万科+碧桂园加起来还要大。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杰总的答案是,既有客观原因,又有恒大能力。我看了一大堆资料,发现有大致三个原因。而且,这三个原因层层递进,互有关联。

第一个解释:规模驱动,同时,地价便宜。

恒大目前拥有3亿平米的土地储备,一共个项目,平均地价只有元/平米(计算容积率后的楼面价)。

其中,一二线占比66%,平均地价只有元;三线城市占比34%,平均地价只有元/平米。

毛利润=收入—成本。净利润=毛利润—多项费用—税收。

年恒大毛利润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长,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归因于交付楼盘面积的增长。

恒大也是这么承认的:

确认的项目收入里,售价与成本都与年基本持平,所以,收入规模大了,毛利润规模自然迅速增大。

年,恒大大约有个项目实现交楼,贡献了亿元的营业收入。

大家注意,里面的涨幅正好也是神同步的。毛利同比涨50.5%,交付面积同比涨50.7%。

那么,为什么恒大去年的交楼面积,一下子能够在前年的高位上继续增长高达50%呢?

这就与香港联交所的一个新会计制度调整直接相关了。

第二个解释:第15号条款

这个第15号条款,全称是,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简称:HKFRS15,我更简化称为:15号条款。

它是个从海外来的舶来品,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条款。香港联交所从年1月1日起,正式引用这个条款。

但是,香港给所有上市公司一个过渡缓冲时间,允许提前采用。

15号条款的核心意思比较官方,我通俗解释下就是,按照更现实、更有合理性的办法,来确认营业收入。

一旦采用,这项新规定,对很多行业的财报都影响很大。其中,房地产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为什么?

因为房地产开发是预售制,在旧规则下,房地产商卖出去的房子,只有交付给客户,才能确认为营业收入。在此之前,销售额都是以负债的形式体现在会计报表里。

在新规矩下,监管层允许开发商按照时间节点、工程建造的进度,来确认你已经销售的房屋是否可以确认为营业收入。

新旧会计规矩不同,背后是哲学理念不同。

以往收入结算,注重资产与风险的同步转移,现在倾向于认为,楼在开发商手里控制着,除非客户违约,否则早晚会交付给客户,按照工程进度确认收入,对开发商更公平更合理。

这样一来,事情就大了,它带来两个直接后果:

第一个,开发商手里可以用来确认营业收入的楼盘面积,会一下子增长不少。

第二个,一旦销售额确认为营业收入,那部分销售额就从旧会计制下的「无息负债」变成了新制度下的「收入」,开发商的负债率会相应下降。

再没有比这更合理、更合法、更爽的事情了。

于是,碧桂园第一个先跑起来。年8月,碧桂园公布业绩,宣布提前引入新规定,并相应回溯调整过去一年的业绩。

效果立竿见影。当时,碧桂园的营收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23%与66%。最新数据显示,年,碧桂园亿元的营业收入里,就有亿元的销售额被按照进度确认为收入。

这种降低负债率的好事,怎能错过?

年1月1日起,恒大开始使用这套规定。但是与碧桂园、融创不同,恒大没有回溯调整年的数据,这样一来,恒大的基数更低,在更低的基数上开始涨,场面效果自然更加美观大方。

可参考:数字也疯狂

孙宏斌的口袋里放着一个计算器。

不过,杰总也注意到,恒大在年报中,另有一个表态,否认这一调整对自身业绩的影响。这一表态,淡化了这一制度因素在恒大利润之王扮演的角色与地位。

上面的文字,翻译下就是,恒大多年来推行无理由退房,影响了对房屋权益最终确认的权力,因此,采纳新规,没有对自己产生影响。

此处,请业内高人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份政策大红包,属于全香港上市的企业。事实上,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研报,这个红包将使得中国开发商年收入平均增长10%-15%。

但考虑到官方表态,这一因素在恒大的利润制造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有限,如果享受了这一新规的红利,恒大的利润规模必然更高。

因此,恒大必定另有突出能力。正是这些能力,才决定了恒大在利润指标上的异军突起。

对此,杰总笑而不语。

因为我看到,恒大这份高含金量财报的出现,还有第三个关键的解释。

第三个解释:运营效率。

15号新规,能够部分解释恒大的毛利润规模。但是,毛利润规模虽大,如果财务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过大,净利润数字也未必好看。

恒大年的毛利润率是36%,核心净利润率是16.8%,它比年的13%足足增加了3.8个百分点,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净利润率提升一个点,都十分艰难,3.8个百分点,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年,不管是毛利润率,还是核心净利润率,都比万科高。这就说明,恒大去年的三费控制还是相当不错。

虽然,营销成本总规模增加了,但是按照营销费用率计算的话,恒大年比年居然下降了0.1个百分点,殊为难得。如果推测原因,杰总觉得,恒大曾经重金推广的全民营销工具——恒房通,一定功不可没。

行政管理成本,增加了20多个亿元,幅度不算大。

倒是财务成本比较高,全口径达到了亿元,比年增加了50多亿元。

但是,没有关系,恒大有办法。

它的利器就是,通过高效的运营,资产实现快速周转。

这可以从一个指标中看出来:利息资本化率。

我大概算了下,年,恒大的利息资本化率是86%,足足有亿元利息被资本化掉了。资本化后,这些利息就可以从费用中扣除,导致净利润规模很大。

当然,与碧桂园相比,恒大还有进步空间。碧桂园去年的利息资本化率接近%。而龙湖的利息资本化率通常都在90%左右。

利息资本化,是会计准则里的一个正常规定。它不会让利息凭空消失,只是转化为资产。利息资本化率程度高,意味着,你的资产规模变大,收入变多,每年当期缴纳的税收也会水涨船高。

多缴税,是一种红彤彤的政治正确。房地产行业也需要通过多缴税,树立自己的行业形象。

对于此刻的恒大而言,在「利润大王」之外,额外拥有一个「纳税大户」的外部形象,十分伟光正。

快速周转在过去一年被妖魔化。其实,它不是低质量建筑的代名词,它是一个很有效的财务模型与商业能力,一般的房企缺乏体系化的运营能力,都没有资格玩转高周转。

现在资金成本这么大,高运营周转,不再是能力,甚至已经成为必然。

利润是速度跑出来的,行业巨头里,越来越多的同行,正在给出最佳例证。

欢迎添加作者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是多少
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37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