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中信证券加息的另一个证据对实际利率的关注财联社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随着全球再通胀逐步回升,年1月数据显示,我国实际利率为0,此前6个月均为负数。未来实际利率将如何变化,是否会由负转正,实际利率与债市有何关系?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三问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什么,用什么指标衡量?

经济学教科书中将实际利率定义为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反映了扣除货币升值和贬值因素后的借贷资金实际成本。用计算公式表示为r=(1+i)/(1+p)-1,其中r和i分别表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p代表物价水平的变动。上式经过化简,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粗略计算实际利率的公式,即r=i-p。实际利率作为一个间接数据,需要我们通过名义利率和通胀水平计算求得,因此名义利率和通胀指标的选择就变得尤其重要。

研究有关实际利率的学术界文献中,多将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名义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由央行设定,是货币当局价格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利率管制时期,还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至今,一直以来都作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锚”。对于通胀水平指标的选取,一般选择我国CPI当月同比或累计同比增速表示,从历史走势上看,二者区别并不大,本文我们选择CPI当月同比作为通胀指标。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反映了储蓄存款名义年收益率,而CPI同比增速表示一年期物价变化幅度,二者之差可以表示银行存款1年的实际收益率。

1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名义利率是否合理?

随着金融去杠杆进程推进,理财增速放缓和资金回表有助于增强1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表性。我们在以前的研究报告曾经讨论过,利率市场化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资金出表,另一个是表内提高利率弹性。资金出表导致加杠杆和业务嵌套,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提高利率弹性可能更应该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途径,而目前金融去杠杆进程也正逐步印证这一点。表内利率弹性的提高使得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市场存款利率的“锚”,作用更加明显,这一指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表性可能更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央行货币政策调节工具不断丰富,更加注重微调和结构性调整,因此在经济稳定运行状态下,货币当局可能不会轻易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实际利率走势如何?

从历史来看,实际利率大体在0中枢附近上下波动,通胀成为实际利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年至年实际利率的走势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年以前,1年期存款利率调整次数多,频率较高,而最近5年调整次数少,仅在年有过一轮调整。(2)1年期存款利率与CPI走势存在显著的同向性,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是决策当局逆周期调节经济的结果。(3)实际利率与CPI走势显著负相关,但实际利率变动幅度小于CPI,主要由于1年期存款利率变动幅度相对CPI较小,CPI成为影响实际利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112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