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元元编辑
财策君
来源
财策研习社(ID:FACLUB)
图
Pixabay
一年之计在于春,按中国人的传统,在来年开春之前也就是年终,都要算一算今年的账,并为明年做一个好的规划。对于从事财富管理行业的理财顾问来说,这也是很重要的时点,因为我们的高净值客户也会在这个时间,对今年的投资进行盘点梳理,对未来开展投资规划。这是理财顾问沟通客户的好时机,我们要了解投资人在想些什么,尤其对近期热点事件要有更深刻透彻的解读,从而通过投资者教育引发投资人的思考,辅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作出明年的投资决策。五大投资热点现象深刻解读了解行业就要深度剖析,以下从近期投资市场的五个热点现象来作详细解读,这将对我们归纳展望,大有裨益。
热点现象一
◆二级市场持续震荡,热点散乱,股票型基金普遍出现回撤
解读
●机构年底回笼资金的习惯
●公募基金保排名、私募基金保收益,减仓或转向防御品种
●历年来,年终行情往往难有良好表现,与市场资金面吃紧有密切关系
年资本市场行情,表面上看起来热闹,貌似很多人赚到钱,但如果你去问到周边做股票的朋友,其实他们并没有赚什么钱,甚至有些还亏钱。因为今年股票市场产生利润的时间点,恰恰是在中国的疫情后至七月份之间。尤其是美股熔断时的三月份到七月份,这几个月行情的热点尤其容易把握,市场中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有着可观的收益。而从七月中旬以后,整个市场一直围绕-点区间震荡,热点切换加快,赚钱效应快速降温。实际上,当二级市场处于震荡的过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是饱受折磨的。因为震荡的市场热点比较散乱,某些表现良好的板块持续时间短,难以跟上节奏。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表现好的,如科技类、消费类的板块,下半年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或长时间的震荡。然而,普通投资者的习惯是追求热点,如果热点,转换速度过快,往往进入的时候热点已经切换到其他板块反而高位被套。因此,这样震荡的行情,不止是对普通投资者,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把握起来也有难度。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股票型基金,从今年年初到七八月份均表现优秀,但是三季度后期及四季度,很多股票型基金的净值都处于震荡或回撤的状态。时至年底,中国的证券市场,往往都有和历史各年走势比较类似的特征。比如很多机构,在年底有回笼资金的习惯,所以有些人期待年底有一个波澜壮阔的跨年行情,这种情况在中国证券史上出现的概率极低。据统计,上证指数在过去20年,12月上涨的大概只有四五年,其他均是弱势震荡或下跌的行情占据主流。虽然,今年12月份上证指数创出年内新高,但紧接着又出现连续回调,因为没有成交量的市场连续走强是不现实的。公募基金每到这个时候也往往会考虑一个问题:排名。对于很多公募基金经理来说,为投资人创造多少利润的重要性往往不如其产品在排行榜中的座次来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头部的公募基金,年底肯定要位保排名争排名而厮杀。对于私募基金,往往更需要对客户的年度投资收益水平进行评判,因此私募基金往往要考虑的是如何要住一年的胜利果实,而不能冒太大风险。这个阶段,很多机构在四季度会减仓或调仓,转向防御性品种。如若是多策略,重心可能会更多地转移到偏中性策略上。比如股票市场,像银行、公共事业类一些估值较低、业绩稳定的板块就是防御性板块,今年四季度表现良好也有这个原因。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由于机构的减仓行为,导致岁末的市场比较前三个季度,资金面必然是相对吃紧的状态。二级市场是水涨船高的市场,所有的资金都是市场中的水,一旦水位下降估值也将下降。所以,从投资市场热点来看,理财顾问要与客户沟通的是,市场普遍处于基金回撤的状态和持续震荡的过程,如果投资人基金表现好,这正是理财顾问与投资人沟通时的机会点。
热点现象二
◆债券市场“活久见”,国企债券违约,债券波动甚于股票,可转债疯狂后终归平静
解读
●债券市场的腥风血雨严重冲击债券型基金及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国企信用债信仰坍塌,把“破刚兑”进行到底
●可转债疯狂后被政府新规捆住手脚,影响相关策略投资收益
●标准债市场和非标债市场今年都出现大量关乎投资信仰的事件,债权投资策略面临重塑
今年的债券市场,尤其是到了四季度,可以用“活久见”来形容。债券市场过去的十几年从来没有见过像今年这样腥风血雨的状况,各种奇葩事件层出不穷。比如华城、永煤的违约,由之前“浓眉大眼的正派任务”一夜沦落为“反派角色”。
如果去解读国企债券的违约,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在把“打破刚兑”进行到底。因此,在国有企业信用坍塌的时候,对于以往喜欢做债券的投资者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理财顾问与投资人沟通时,可以聊聊“国企债券违约,债券波动甚于股票”的现状,让执着于债权投资的投资人尽快意识到“刚兑”思维已经不现实,而应该把更多净值化、标准化的理念引入到当前的财富管理当中。
我们也看到,今年可转债由疯狂到被政府新规捆住其手脚,还有标准债市场和非标债市场出现更多关乎信仰的事件,甚至导致整个债券市场投资策略甚至投资逻辑都面临重塑。
热点现象三
◆财政部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五年期债券利率为-0.%,却遭哄抢
◆包商银行破产
解读
●全球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到来
●无风险收益率不断降低
●“银行安全”信仰出现历史性松动
●对投资人在未来投资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合理财务目标,如何认知投资风险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