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国内银行利率七十二年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势


国内银行利率七十二年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势绳衡智库首席研究员王珊槐内容提要:银行利率是一国金融市场资金定价基准。资金价格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要素市场价格体系中最重要的信号,直接反映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并进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国内资金市场改革伴随价格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深化,资金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历史上形成了双高峰双低谷曲线。随着我国经济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资金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下降,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及创新要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国内资本开放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国内利率水平将与国际利率进一步接近,国内外资金价格差逐渐缩小。关键词:银行利率双峰曲线要素体系供求关系内外价差河床模型

正文

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直接反映资本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稀缺程度,它是衡量资金使用成本的重要经济核算指标。建国七十二年来,我国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资金匮乏供不应求状态走向总体供求基本平衡并有一定富余的状态。与此相应,作为国内资金市场风向标的银行基准利率逐渐走低,存贷款利率水平稳步降低。

一.从资金供给侧考察建国后国内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变化,数据表明银行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元

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年鉴》与人民银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90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