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中国房地产近20年的风云故事


官商官商,亦官亦商,这自古就是一对同胞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再说了,在中国历史上,王亥、范蠡、吕不韦等巨商,其实都是亦官亦商。貌似这是中国特色,几千年来,从未改变。在中国,要想挣大钱,就得有背景,有资源,靠关系,抱大腿才行,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潜规则。

最近20年的房地产风云,各地方政府与商人一起上演了一部大片,一起勾搭、建设的每一栋楼,每一座城,挣的可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嗅觉灵敏的小商小贩小农们,也参与到了炒房的万人军团,挣得也是盆满钵满。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官对商说,兄弟,最近手头有点紧,刚靠这点税根本养活不了这么一大家子人,你比我脑瓜子灵活,又会来事,给我出出点子,看看到哪里还能够搞点钱出来?

商对官说,兄弟,要挣钱不难呀,你手上那么多资源,比如土地,随便拿点出来,我把它建成大楼,再卖给市民,一来城市建设好了,二来收入也有了。再说了,现在的市民多有钱呀,谁还没个几十万的存款呀,存银行不如用来建设城市搞活经济呀。

官对商说,兄弟,听你这么一说,感觉还挺有道理的。政绩也有了,钱也不用愁了,市民也住上新房了,经济也活了。你帮我想想,什么样的地皮好卖且价格高,帮我规划规划。

商对官说,兄弟,这个好办哈。要么楼盘附近有好的学校、医院、商场、超市、公园,要么交通方便,离地铁、高铁站近,地段好就行,关键是地段、地段、地段,实在不行就建一座新城。

官对商说,兄弟,要不按照你的标准先找一块地拍卖试试,有一块地属于市中心,3年内计划通地铁,周边环境配套设施都挺不错的。

商对官说,兄弟,这是好事。今天晚上有没有空呀,咱们去天使城堡里小聚一下,放松放松,顺便聊聊这块地的事。

晚上官、商二人碰了面,商为官点了几个节目,这既是喝又是唱又是陪的,几轮下来官就喝的差不多了。

商开始问官,兄弟,那块地好是好,但我最近手头上资金也不是很宽裕,一次性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呀?

官告诉商,兄弟,你有多少拿多少,不够可以想办法去银行贷款,手上有地,银行又不怕你跑了,这又是为国为民办好事,政府的项目,贷款的事情到时候看看是否可以通融通融,应该问题不大的。银行本来就需要把资金放贷出去挣钱的,这么好的项目,银行应该是求之不得才对。

商接着又问官,好是好,但银行利息也不低哈,这万一要是建的房子价格上不去,那岂不是都折了。我这帮你出出主意可以,但真要拿这么多真金白银投入,还是担心风险哈,万一赔了,命都得搭进去。

官接着答,你咋不开窍呢,这点利息算什么呀,房子是你的,现在购房需求这么旺,价格还不是你说了算,想定多高就定多高,把利息加到房价里不就行了。

商继续接着问官,如果价格定的太高的话,购买力就下降了,万一这房子卖不出去咋办?

官继续接着答,不会的,你就放二十四个心吧,老百姓都是看涨不看跌的,涨的越快买的人就越多,只要房子涨价的速度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增长,就会把银行里的存款拿出来买房的,不是还可以分期付款吗?买得起的,不用担心。老百姓精着呢,一算房子的增值高于银行贷款利息,那贷款买房也是赚钱的,为何不买呢?你放心,只要房子的涨幅高于银行贷款的利息,老百姓觉得有利可图,房子就不愁卖不出去。房价涨的越快,买的人自然就会越多。

当然,价格也不能定的太高了,钱挣的差不多也就行了。银行既然愿意把钱贷给你,你觉得银行没有算过账,算的不比你精吗?银行从老百姓手里把钱存进来,贷给你,是不是可以挣一笔利息。房子建好了,老百姓买房付不起全款,是不是也需要从银行贷款,银行是不是还可以挣一笔利息。对于银行来说,就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就把钱挣到了,这样财政收入也有了,还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房地产把整个经济都盘活了。

就这样,地王、标王频繁涌现,房子盖的比女人生孩子还要快还要多,官、商两兄弟挣的是盆满钵满。银行也在背地里偷着乐,赶上这快车道也是顺风顺水。万人炒房军团也是乐开花,投资房价比成功创业涨的还快,关键是投资房产貌似零风险。

老百姓呢?虽然没有钱,但也没闲着,掀起全民炒房热,尤其是前几年的温州人、山西煤老板、福建人,到哪里,哪里房价就开始往上涨。真的就像猪扒皮,谁都想在这房子上扒一层皮,扒着扒着,越扒越贵。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用这句话来形容老百姓购房后的生活再贴切不过了,不少中产掏光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积蓄,只能付个首付,还得月供20-30年。说句不好听的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倒退几十年。但即使是这样,中产们也乐此不疲,看着一天天上涨的房价,觉得投资房产就是最正确的选择,即使被收割,也非常乐意。

官、商这两兄弟原本只是想通过房地产捞一笔就算了,可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低估了老百姓的贪欲,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老百姓真的是不要命的往前冲哈。试问身边的朋友,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谁还没有1-2套房呀。北上广深买不起,那就到省会城市买,省会城市买不起,那就到地级市买,反正要有1-2套房,房子成了万民的宝贝疙瘩,只因为它确实持续在涨价。

为了遏制房价的持续上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可就是效果不明显。听说过一段时间还要增收房产税,我觉得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国家增收房产税,我就涨房价,这就叫盗亦有道。全民皆商,看来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可恰恰就是因为这个房子,让所有老百姓都成为了商人,要知道,这是一群只能挣不能赔的主。如果让老百姓赔了,就有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我曾经提出过三点建议:

1)把房价增长的速度与银行贷款利息进行对比,尽量保持在同一个增长水平,没有太多商业利益可图的话,自然而然,炒房的人就少了;

2)以各城市的月人均收入标准作为房屋租赁的参考依据,上下浮动不能高于规定的某个指标,且租金价格5年内不能变,弱化房子商品的概念;

3)强化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稳定价格,目前来看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总之,弱化住房的商品属性,才是控制房价的有力武器。如无法弱化住房的商品属性,想控制住房价,并非易事。如果房价真跌了,我相信出现的问题会比房价上涨还要多的多,最好的方式其实还是维稳,同时与国外的房价增幅保持一致,这样国人就不会太担心因为要收取房产税、经济低迷而导致房价会下跌甚至暴跌,就不会大肆的进行海外投资买房置业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波房地产,确实对老百姓、中产阶级影响比较大,甚至说影响中国经济三十年都不为过。通过房子把人群进行分层,也未尝就是一件坏事。个人不建议政府过多干涉房地产具体的运作细节,做好宏观调控比较好。其实大家并不是没有房子住,只是不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去而已。与其把问题聚焦在房子房价身上,还不如把解决办法放到如何让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更好的返乡再创业再就业,与其堵,真不如疏。

最后,说一下我对目前中国房地产的预测,应该说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好,不管经济是否下行,房子是不可能暴跌的,该涨还得涨,还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因为我对中国经济、祖国人民非常有信心。再说了,清朝末年那么难我们都挺过来了,还在乎眼前的这点小困难吗,咬咬牙就过去了,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属于勤劳、善良、智慧的中华民族,因为我们已经开始踏实复兴的征程......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写了读后感

孩子,爸爸只想让你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中国式合伙创业,基本上都是以“撕逼”而告终

品史镜心社:读懂千年历史,悟透百年人生。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67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