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m.39.net/pf/a_5777828.html财税()号文规定:《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所称“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指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因此,企业目前多数的理财收入是不征收增值税的,因为根据监管层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都是不能承诺收益,都是属于非保本的。只有企业债券等才属于保本型的。
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36号)附件3规定,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因此,本文主要以要征收增值税的保本保息的企业债券为例来说明营改增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债券发行可能是折价发行、溢价发行或平价发行,利息支付可能是分次付息、一次性还本付息,也可能是贴现法发行(不支付利息,到期后按面值返还)。
因此,债券上登记的利率就是名义利率,会计核算必须要计算实际利率。
一、折价发行的债券
甲公司年1月1日购进乙公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张,债券面值元,票面利率5%,期限3年,每年付息一次,实际价格元/张(无手续费)。甲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
要求:1、计算甲公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2、会计分录;3、增值税计算。
先在Excel中计算内含报酬率和增值税等,如图1:
说明:
(1)实际利率使用函数IRR,即在单元格输入函数公式“=IRR(B2:B6)”;
(2)根据增值税及营改增政策规定,债券利息缴纳增值税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或实际转让所得时计征,因此“增值税计税依据(含税)”表示债券投资的含税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增值税计税依据(含税)”计算而得(假定为一般纳税人)。
(3)年12月31日的现金流=.00/1.06,即需要把当期的利息收入换算为不含税的。以此类推。
(4)投资收益的计算:在单元格E3输入函数公式“=ROUND(G2*B6,2)”,然后向下复制到单元格E4和E5。
(5)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计算:在单元格F3输入公式“=E3*6%-D3”,然后向下复制到单元格F4和F5。
按照权责发生制,当期取得的收入(投资收益)的税金应与之匹配,故将按照“投资收益”计算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增值税(税务处理)之差额计入“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
(6)摊余成本的计算:在单元格G2中输入公式“=-B2”,在单元格G3中输入公式“=G2+E3-B3”,然后向下复制到单元格G4和G5。
会计分录应如下:
A、年购进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1,,.00
贷:银行存款,.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00
B、年12月31日计息分录:
借:应收利息50,.00(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0,.13(差额)
贷:投资收益76,.07(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9(*6%/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1,.87(76.07*6%-*6%/1.06)
年期末计息分录一样,只是金额不一致,不再赘述。
年年末还本付息,分录有所不同:
①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50,.00(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6,.63(差额)
贷:投资收益81,.59(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6(1*6%/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3,.52(1.87+.65)
②收到本息
借:银行存款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1,,.00
应收利息50,.00
因此,对于增值税的税会差异归纳总结如图2:
增值税的税会差异就体现在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中。
二、溢价发行的债券
A公司年1月1日购进B公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张,债券面值元,票面利率10%,期限3年,每年付息一次,实际价格1元/张(无手续费)。A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
要求:1、计算A公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2、会计分录;3、税会差异分析。
同样按照前述一样,在Excel中建表计算,同时考虑增值税的税会差异,如图3:
经过计算,实际利率等于7.6%。
增值税的税会差异体现在图3的“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
会计分录:
A、年购进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00
贷:银行存款1,,.00
年12月31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00(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79,.37(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38(00*6%/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24(79.37*6%-00*6%/1.0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49(差额)
其余会计分录与的分录基本一致,不再赘述。
三、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
C公司年1月1日购进D公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张,债券面值元,票面利率10%,期限3年,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实际价格元/张(无手续费)。C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
要求:1、计算C公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2、会计分录;3、税会差异分析。
同样按照前述一样,在Excel中建表计算,同时考虑增值税的税会差异,如图4:
经过计算,实际利率等于8.66%。
增值税的税会差异体现在图4的“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
会计分录与和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计息计入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而不是“应收利息”。以年12月31日计息分录说明: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00(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86,.97(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20
四、贴现发行的债券
E公司年1月1日购进F公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张,债券面值元,无票面利率,期限3年,到期时按票面金额还本,实际价格元/张(无手续费)。E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
要求:1、计算E公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2、会计分录;3、税会差异分析。
同样按照前述一样,在Excel中建表计算,同时考虑增值税的税会差异,如图5:
经过计算,实际利率等于9.54%。
增值税的税会差异体现在图5的“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会计分录与会计分录基本类似,不同的只是金额,不再赘述,大家可以自己写一写看看。
来源:轻松财税作者:彭怀文
合作、投稿、版权,请加s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试听课程、报名缴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