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读书笔记二财务报表


白癜风临床治疗 http://www.mxxshi.com/yxb/lcbx/

昨晚连赢2盘,很开心!

接上篇读书笔记。

3)、就企业自身对比分析、不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分析。

以下是两个不同行业在年的财务情况对比

背景:造纸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重资产比重大,大概每万吨产能所需要的资金消耗为1亿元,原材料依赖于进口。造纸业在年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家电业很早就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

①行业竞争的激化,报表上哪一项有冲击?

毛利率,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越低,证明行业竞争大。

先就造纸业年与年对比,毛利率下降,确实说明行业竞争开始激烈。但是注意到,虽然行业竞争开始加剧,但是企业年的存货相比于年的存货量却下降了5个百分点。

疑问1:为什么竞争开始激烈,企业存货却会减少?注意到在存货减少的同时,应收账款增加了4个百分点。企业面对竞争,通常会采用两个应对策略:1、降价出售,直接体现就是企业的毛利率下降。2、赊销处理库存,体现为应收账款增加,存货减少,意图加快存货的周转率。

疑问二: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处:1、抢占市场,减少损失。2、节省仓储成本。3、加快资金周转。坏处:应收账款一旦收不回来,变成坏账,企业将面对很大风险。

再就家电业年和年对比,毛利率显著下降,行业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毛利率下降,企业效益逐渐走低。但是按照以上分析,造纸业通过赊销策略,会产生应收账款提高,存货降低的结果。但是家电业显然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同时也由于

疑问:为什么家电业不想造纸业那样,一个数据增加,一个数据减少呢?如果通过赊销策略,存货下降,应收账款增加没说明存货对赊销策略敏感,在当时的竞争环境下仍然保持竞争力。或者说对于这类型的企业,目前的竞争仍然未到生死存亡的那一刻。但是如果通过赊销策略,应收账款和存货都在增加没说明该行业的竞争情况激烈之外,也说明该企业已经缺乏竞争力了。

上述分析是基于效益方面的分析

②销售链、供应链对其报表上的影响:销售链直接影响的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比例高,说明买方强势,竞争大,产品存货变现周期长。供应链直接影响的是供应商原材料的供应,供应商强势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预付款项的增加和应付款项的减少。

这是基于效率的角度分析,一般来讲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远小于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所以一般来讲,固定资产率高的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低。但是,如果有个轻资产的企业的周转率与重资产企业的周转率相当,则表明去轻资产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已经衰落到与其他企业重资产周转率同样地下的地步了,直接表现为: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存货卖不出去。

③再对比造纸企业自身、家电企业自身与年的数据对比,就家电业与年对比起来,数据上好看了很多,难道是这家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了么?

首先依旧先分析造纸企业的与,毛利率下降很多,行业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但是存货只有小幅度的上涨,应收账款反而有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会采取更激进的赊销策略,但这家企业明显不只是采用了赊销策略。具体财务表现为正常。

再分析这家家电业企业,与相比,毛利率并没有太大变化,行业竞争环境并没有太大变化,这点的确是合理的,说明行业已经饱和。总资产周转率提高,应收账款大幅度减小,存货大幅度减小。初步分析,该企业已经重新焕发活力。但是!数据背后的企业动作披露出来很多真相,首先年后公司开拓了海外业务,该公司的海外业务与一家海外的代理公司进行交易,而这家代理公司在这期间破产了,该家电企业一次性将应收账款计提了22亿元的坏账,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减少。其次,由于销售的萎缩,该公司将应收账款的债权和存货打包卖给了同行业的另一家关联公司。上述两件事直接导致财报数据上的美化。实际上,这家公司就是长虹家电。绿字部分在企业历年财报上均可查到(财报就重大变更项都需做说明,虽然我没去证实这些个数据。。。。。)

四、企业战略的选择

1)成本领先战略:用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增加产量。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低毛利率,高周转率,牺牲效益提高效率。

2)差异化战略:在产品上通过差异化提高产品的价格。(例如服装产业的不同设计、化妆品产业的不同成分等等)极端情况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牺牲效率,提高效益。

就以上两种战略来分析造纸行业,造纸行业具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外观基本一致,设备的专业性非常强,固定成本很高,增加产量反而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比较小,故数据分析造纸行业更加倾向成本领先战略。

疑问:在很多企业关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战略,为什么有很多企业对于这两个指标该低的数据确实低,该高的数据却不高呢?很有可能这些公司的战略执行出现了问题。

五、关于好公司的讨论

1)、首先引入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后净利润/投资资本(比较精确)

投资资本一般是由两个来源:一个是银行的有息负债,第二个是股东权益。所以投资资本=有息负债+股东权益

税后净利润=净利润+银行利息

问题:投资回报率是多少的时候,才算是及格?当投资回报大于投资资金成本的时候,才会算是及格(考虑到其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投资回报率-资金成本率>0时,才可以认为这个公司步入了及格线。投资回报率-资金成本率也叫超额回报率。那么对于投资人考虑完机会成本后所多赚取的钱(也叫经济利润)=投资资金*超额回报率。

投资资金成本=贷款*贷款利率+股东投资资金*投资成本率

加权平均成本(wacc)=贷款*贷款利率*资金比重+股东投资资金*投资成本率*资金比重

加权平均成本就是资金的及格线

疑问:如果一个公司净利润大于0,但是经济利润小于0,这个公司怎么样?

并未给股东赚到钱,在行业内属于中下游公司,比不上行业的平均水平。

2)、税盾作用

有A、B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都是,所得税利率为25%,那么A公司净利润是75,而B公司先付银行利息20块钱,再付税金20元,净利润是60块。

B比A多付了20块钱的利息,但是净利润只减少了15块:事实上政府为企业承担了5块钱的利息。这就是税盾作用。

设银行的利率为7%,则由公司自己承担的利息为7%*(1-税率)

3)、净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那么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总资产/(总资产-负债)

那么净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

要提高净资产报酬率就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1、提高总资产报酬率2、提高权益乘数。

来分析一下提高权益乘数的情况:权益乘数=总资产/(总资产-负债),那么是否提高负债就能提高权益乘数呢?若向银行借一笔钱,然后只存入银行,存入银行的利息一定小于借款的利息,净利润下降,反而会导致净资产报酬率下降。故提高负债的前提是保证总资产报酬率不变。

实际上这两种方式是殊途同归,都是要发挥正向的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总资产报酬率。

六、同行企业对比分析。

同行造纸业A公司和另一家区域造纸公司B。

在上述造纸行业的背景下,A公司的动作是:花费资金购买大量种植土地,并购纸浆生产厂,并购其他造纸厂,扩建新建厂房,扩大产能,拓宽产品线,A公司采用成本领先战略,产品的种类繁多(例如:文化纸、报纸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等等)。B公司采用差异化战略,主要经营报纸用纸和文化用纸。

1)、首先从效益的方面出发:

①首先A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已经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了,初步判定财务状况并不乐观。

②造纸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即产能越大越有经济性,但是A公司的产能比B公司的产能大了将近3倍,但是其营业成本却和B公司持平,这是为什么呢?进一步分析A公司各类产品所占的产能比(未列出来),发现各种产品占据的产能比比较平均,又因为不同类型纸张的生产设备高度专业化,所以并未体现产能大成本低的优势,故可以解释单种产品的产能与B公司相似,故营业成本相似。

③分析财务费用

A公司的债务融资占了总资产的44%,而B公司只占了19%,故财务费用的确应该高于B公司。

④分析销售费用

1、分析A公司的销售市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

2、分析原材料基地集中的地方:主要产地为东北和内蒙

3、分析生产基地:遍布全国

进一步查财报发现运费占到销售费用的75%,占营业收入的4%。确实非常高了。

⑤分析管理费用

由于A公司不断在兼并成长为行业的最大整合者之一,整合未完成之前效率低下可以理解(可能的原因)

2)、从效率的方面出发:

①A公司在产能上具有优势,一般来说周转率也应该具有优势,为什么A公司的周转率比B公司低?

A公司在前些年的动作是,新建、扩建厂房,即增加固定资产,新建扩建需要一定周期,在建厂房无法立即投产形成产能,故固定资产增加,但未带来收益,故总资产周转率低下。

另外,A公司的存货对比上一年,原材料部分增加很多,公司在意图囤积原材料,也是导致总资产周转率低下的原因(未列表)

②分析应收账款

也可能是A公司产品多元化,需要打开更多的市场,所采用的赊销策略而导致的周转率低下。以下是公司应收账款,风险较低。

事实上多产品格局可能会为公司更好的应对市场冲击,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会带来更多的竞争力,以上分析的确是A公司在未来更具有竞争力。

事实上,在年以后,随着无纸化阅读的普及,报纸和文化纸的冲击很巨大,年B公司的成本持续上升,净利率下滑至只有0.7%,A比B在年的毛利率高出了4个百分点,业绩稳定。

七、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分析:

②经营活动为正,说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造血功能,发展健康;投资活动为正,可能有处置资产得到的现金,也可能有投资收益得到的现金(在经营活动不错的情况下,更加有可能是投资收益,因为此时并不需要处置固定资产来获取现金);融资为负,可能是付给银行的利息,也可能是给股东进行分红。

此时推测企业处于成熟期

①与②相比融资活动为正,推测企业正在扩张或者加大投资,但是如果企业没有扩张或者投资的动作,却也在融入资金,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在能够获得资金的时候,会尽可能拿钱。

③融资后有投资动作的企业,最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64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