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首席金融评论
踏入年9月中下旬,热衷于通过收购实现快速扩张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恒大集团受各种市场传闻困扰和冲击,其在港上市股票价格及其在港发行的离岸美元债二级市场价格应声暴跌。其中,9月25日,恒大股票在午后寻底急挫12%,跌至五个月的低位,成交激增至1.亿股,为逾三年罕见,涉资25.58亿元。恒大股票短时间内暴跌走势情况可从下图略见一斑:
与此同时,9月24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以下简称“标普”)下调“恒大”及其地产分支“恒大地产集团”以及其离岸金融平台“天基控股”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同时确认该三家公司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B+”。受标普调整“评级展望”影响,9月25日,恒大存续债“19恒大02”在二级市场暴跌30%,触发二次停牌,“19恒大01”当天也下跌20.9%。如以下图二所载数据显示:按恒大地产离岸美元债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推算的收益率看,恒大地产的债券收益率处于不良水平(atdistressedlevelyields),0.7-3.4年期的收益率为21%-17%。
从恒大股与债在二级市场上的上述表现情况,我们不难看到评级在债务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有以下主要作用:
作用一:代表投资者利益,对债券发行人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公共评级机构在债券发行中的职责和作用并不局限于债券发行时为债券投资者对有关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评级。在债券发行后到债券的最终清偿的整个债券生命周期中,有关公共评级机构均须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和有关发行体的变化情况,对债券发行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持续监控和评估,并以“评级周期性重检(RatingReview)”、评级展望(RatingOutlook)或评级上调或下调等形式向债券投资者披露其持续监控和评估结果。事实上,全球成熟经济体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大多明确规定“每一发行均须同时有最少两个不同公共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其中的一个考虑是希望避免因单一评级机构失职和失责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害。与此同时,由于有这种竞争和市场相互比较的安排,有关公共评级机构自然也会出于维护自身的公信力,而不遗余力地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