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的强度
写在最前面
匆匆地,又一个学期过去了。
自打毕业以后,基本就告别了比赛的舞台。本学期坑爹的表演赛总计就打了两场,备战模辩评判比赛的次数倒是不少。在此过程中,发现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在举证、质证与论证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可改进之处。本文即甄选出若干案例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注:为便于叙述,文中部分段落所采用的对话系经加工改编。
举证的强度
案例辩题:中国应当/不应当开征碳排放税
案例立场:反方
案例来源:华语辩论锦标赛沪浙赛区初赛(浙江师范大学vs.复旦大学),备战训练
A:啥是碳排放税?
B:就是根据你的碳排放量来决定收的税。
A:征税目的为何?
B:减少碳排放量。
A:那为啥不应该开征?
B:因为利处小,弊害大。
A:有些什么利处?
B:缓和温室效应、调整能源结构、提升中国形象。
A:那有哪些弊害?
B:冲击行业利润,增加民众负担,加剧失业问题。
A:为何利处小?
B:因为以上三条利处,归根结底取决于减排效果,减排效果有限,则利处有限。
A:为何说减排效果有限?
B:根据《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分析,即使开征元/吨的生产型碳税,也只能减排1.3%。
A:那又怎样?
B:意味着即便开征高税率的碳税,也只能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下降1.3%。
A:1.3%很小么?
B:我国目标是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比年下降40%。
A: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
B:技术进步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以年至年的趋势,即便不实行碳税,也能达到40%的减排目标。
A:看来碳税的作用无足轻重。
B:可是弊害却很严重。
A:怎么讲?
B:根据同一篇论文,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单位产值排放为18吨/万元,如果如果开征元/吨的碳税,则相当于征收18%的从价税。
A:所以呢?
B:可是年1-9月,煤炭行业的销售利润率(EBITDA)仅为10%,同比下降3.3%。
A:看起来不高。
B:还要再扣除利息和税费。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0%,煤炭是重资产行业,以5年期贷款利率6.55%计,相当于4%的销售额要用来还利息。
A:好多……
B:还要交税,有资源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还有各种费用,什么城市建设附加费、教育费附加……
A:!
#$%^*()_+
B:扣除下来,行业平均净利润在5%以下。
A:好苦……
B:可是你碳税从价税要征收18%!
A:可不可以少一点?
B:就算征20元/吨,也占销售额的3.6%。
A:所以……
B:所以必然会导致许多企业受到冲击,关门倒闭。
A:可不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转移税赋?
B:没倒闭的企业大抵也是这么做的。那样的话论文告诉我们,煤炭价格——也就是电力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将会上升近20%。
A:会导致电价上涨?
B:非常有可能。在中国,电力是垄断行业,民众根本没有议价能力。
A:所以会增加民众负担。
B:没错,近20%。
A:真不少。
B:还会导致失业。同一篇论文显示,如果开征元/吨的生产型碳税,会导致劳动就业量下降0.51%。国务院公告显示,年底的,我国就业量为7.64亿。
A:我算算,也就是会导致万人失业。
B:就算开征20元/吨的消费型碳税,也会导致劳动就业量下降0.05%。
A:近40万人。
B:而这几百万人来自于煤炭行业,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都偏低,在当前较差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A: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B:所以,比起企业大量倒闭、电价大幅上涨、工人大批失业,那微不足道又无足轻重的减排效果,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A:所以弊大于利,所以不该开征?
B:对。
A:……
B:……
A:结束了?
B:结束了。
A:可是我有一个疑问。
B:说。
A:我们所有的数据,几乎都出自同一篇论文。
B:没错。
A:这意味着,如果这篇论文被否定,我们就完了。
B:说得对。
A:如果完全依照这篇论文的数据,正方必败无疑。
B:必然。
A:所以他方一定会有自己的数据资料。
B:当然。
A:必定会和我方的数据冲突。
B:对。
A:怎么办?
B:拆。
A:怎么拆?
B:看一百篇论文,把所有支持对方的挑出来,一篇篇写反驳。
A:然后?
B:然后到了场上,就让对手报数据的出处,我们把预备好的反驳拿出来拆。
A:如果准备到了,看起来会很帅。
B:自然。
A:可是如果……对手的论文我们没有准备到,怎么办?
B:一样拆。
A:怎么拆?
B:问他们的税率和征税方式,很多辩手都不会准备到这一步。
A:如果他们讲出来了呢?
B:那就问他们同一篇文章有没有写对失业的影响。我看过的大部分文章都没有利弊对比。
A:万一有呢?
B:那……我们的论文是年发表的,问问他方是哪一年。
A:如果比我们的更新呢?
B:我们的论文是华师大实验室和中科院研究所合著的,问问他方作者是谁。
A:如果比我们的更权威呢?
B:我们的论文采用CGE模型,问问他们采用了什么模型。
A:如果和我们一样呢?
B:我们的论文采用模型涵盖了个部门,问问他们的模型覆盖面。
A:这……如果他们也说出来了呢?
B:那……我们的模型对能源部门产品的中间投入征收碳税,对其它部门产品的中间投入则不受碳税的影响。问问对面有没有这么细分。
A:如果他们也细分了呢?
B:那就再问他们模型选取年碳排放总量和煤炭行业碳排放量的比例,再问他们选用单位产值碳排放的数字。就说这对模型的计算很关键。
A:如果……
B:我就不信对方还能把这都抄下来了!
A:这不是黑暗辩论术么?!
B:是呀……谁让你问“如果对手出乎我方意料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方用一篇论文支撑起整个框架。
A: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B:呃……
A:如果对手也来这么一招呢?
B:你想多啦。这年头打比赛,又有几支队伍准备的的程度,能回答出前五个问题呢?
A:这……
B:这就是——举证的强度。
A
BOUT
好文推荐
华语
怎样在辩论中提高反应能力?
华语
结辩的风格和反驳的优先级
华语
洛阳集:看比赛学辩论的方法
声明
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