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菜花书评经济学思维送你一面透视镜


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如何理性地对这些纷繁的信息进行处理,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普通社会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失为一个理性处理生活中纷繁信息的好方法。

环境保护问题、教育问题、社会福利以及收入差异问题,甚至高速公路是否应该收费等等这一系列社会问题,背后都隐藏着经济学原理。

关于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今天解读的这本《经济学思维》将会给你带来一个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经济学思维》这本书作者李子旸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者,他信奉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

在本书中,李子旸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详细地阐释了对一些日常问题的看法。

我们将从书中选取6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来展开本次分享。

工业化以来地球整体的大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人类的平均寿命反而越来越高?

环境污染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坏事。今天的环境状况要比以前差的多,但为什么今天的人的寿命还普遍比以前大幅度增长了呢?你可能要回答了,这是因为医疗技术变发达了呀。医疗技术为什么变发达了呢?是因为工业化之后社会经济发展了呀。环境污染主要是什么造成的呢?是工业化造成的。那现在看来,环境污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北京污染严重吧?但据国家统计局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人口的平均寿命,在全国稳居榜首。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9岁。北京、上海两市均已超过80岁,青海、云南、西藏三地预期寿命处于68至70岁区间。虽然上海、北京污染严重雾霾高发,青海、云南、西藏空气环境质量优秀——PM2.5值小于京沪,水质状况优于京沪,但前者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后者长逾10岁。出现这一差距的原因何在?这又说明了什么呢?——人均寿命长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成高度正相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北京的户外空气比较差,但市民贴身环境的空气质量比较好,雾霾严重的时候,市民会被建议减少户外活动,多呆在家里,这证明至少北京市民的贴身环境还是有保障的。

在没有工业化的时代,即使大范围的自然环境再好,可人们时时刻刻身处其中的贴身环境也可能恶劣无比。比如,山洞中围着篝火的原始人,大口大口吸着篝火释放出来的有毒有害气体,并且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吃的还都是未经消毒的食品,有病只能祷告神灵。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人均寿命只有十几到二十几岁,这一点都不奇怪。当代人如果完全复制那种自然生活,可能几天都坚持不住,不死也会得场大病。

厨房烟雾会引发的疾病包括: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癌等,这些疾病每年导致万印度人死亡,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致死总人数还要多。印度的妇女儿童大部分生活在乡村,这些乡村的整体空气质量不得而知,但想来应该比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要好。可是,整体空气质量再好也无济于事,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外面田野里的空气,而是被人们吸入肺里的空气。由于使用粗陋的炉灶和燃料,印度的妇女儿童直接呼吸到的空气的质量,远远低于北京的室内空气质量。

污染当然不好,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已经对污染做出了足够甚至超额的补偿。比如,前面提到的人均寿命逐年攀,人们的贴身环境在变好,食品加工技术在进步,医疗技术也更加先进。

污染实际上是一种成本——世界上做什么事情没有成本呢?人们所应追求的,是收益大于成本,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要求完全没有成本。成本和收益,是硬币的两面,没有成本,也就没有收益。

教育投资,是财富的结果还是原因?

朱锡庆在他的《知识笔记》这本书中这样谈道:“在任何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就是知识增量,即获得新知识……稀缺的本质是无知。”

我们这里要说的知识,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市场经济知识。

以温州为例,温州地少人多,格外贫瘠,正是因为从事农业的条件很差,所以温州自古以来就有外出经商的传统。虽然,以前的温州人都很穷,甚至很多人是文盲,普通话都说不好。但是,他们却掌握了很多市场经济、自由交易的知识,改革开放之后,这些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使温州迅速成长为经济的高地。

在李子旸看来,与其说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财富多寡的原因不如说是其结果,因为并不是教育程度高才能赚取更多的财富,而是赚取了更多的财富以后,才会把更多的金钱投资在教育上。

社会福利制度好一定是好事吗?

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物价虚高,一盒费列罗巧克力在巴西的售价要比美国高出40%,一双耐克球鞋则要比美国贵出接近4倍,这一切都源于通货膨胀。为什么会通货膨胀呢?巴西虽然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每年都能通过出口换得巨额的外汇,但是它把挣来的钱大量地投入到社会福利建设中去了,也就是说,投入到消费中去了。实际上,巴西的福利制度是自己的实力所承担不起的。因此,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所有巴西只好靠大量发行货币饮鸩止渴。

一些经济学家把巴西和中国看作是新兴经济中完全相反的两个例子。中国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这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大助力。

这就好比有些人赚了钱,他会把这笔钱投入到改善生活的消费中去。比如A女士工作能力很不错,去年年底拿了10万块钱年终奖,她很开心,一口气去奢侈品专柜买了3个包,把年终奖花了个精光。B女士也拿了10万块钱年终奖,她花5万块钱报了有关管理的课程提升自己,在证券经理的建议下用另外5万块钱买了一支稳健的基金。后来,A女士原地踏步,B女士却因为学识和能力的提升加了薪升了职,基金也涨了不少,她拿着基金的收益去云南旅游了一趟,也挺开心。

福利制度好到底是不是好事呢?大家可能本能地觉得福利制度好是好事。那么,为什么巴西在推行福利制度中举步维艰了呢?这是因为巴西推行高福利的同时,高物价和高税收也让民众不堪其苦。李子旸告诉我们,福利制度的好与坏,取决于时机,即一个国家是否真正有推行福利社会的能力。

简而言之,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什么职场女性收入普遍比男性低?

在职场中,一直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男性的收入往往高于女性。而且不仅是在工资收入方面,在入职机会、升迁机会等非货币方面,男性也明显优于女性。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难道雇主真的歧视女性吗?

在李子旸看来,这是因为男女确实在工作上的差别很大。他的基本观点如下:

首先,男女的体力明显不同。女性体力较弱,那些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工作自然排斥女性。

其次,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只有女性才能承担生育的职能。表面上看,女性生养孩子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只是需要占用几年的时间。但实际上,这个因素足以解释现代职场中的男女收入差异。

第一,因为意识到自己将要做母亲,所以很多女性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且比较有规律的工作,而男性则可以选择需要长期出差,随时加班的工作。显然,后者的收入会更高。

第二,因为意识到自己会在生育期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有些女性会倾向于选择那种知识更新不快,淘汰率不高的工作。

第三,即使在同样或者类似的职业中,女性也会因为生育和家庭的牵扯,倾向于避免更辛苦、时间更长的工作。

第四,因为女性要在生育期离开工作岗位,所以,在那些需要持续的资历和经验的职位上,女性升迁就比男性慢得多,甚至因此完全没有升迁的机会。

第五,因为要照顾家庭、抚养子女,有些女性会选择兼职或者时间灵活的工作,可惜,相比全职工作,这些兼职工作的收入往往比较低。

以上种种由生育和家庭带来的因素,造成了职场女性的收入比男性低。

企业和雇主不重视的,并不是女性,而是不能承担繁重工作、工作时间不长、工作期间会有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如果男性也具备这些特征,那么男性也会很难获得较高的收入。

这也恰恰反映了经济学原理中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有选择就相应地会有代价,付出在哪里,收益就在哪里。

高速公路不收费是不是好事?

如果政府规定“十一”长假所有在餐馆酒店的消费都必须免费会发生什么?

政府知道,让餐馆酒店免费,会在当下也就是在他们的任期内大幅增加成本,这根本行不通。但高速公路免费,问题不大,看上去,高速公路的业主也没什么损失,不就是少挣几天钱嘛,又不需要什么额外投入,这体现了边际成本的低廉。高速公路的建设虽然耗资巨大,但那些花费已经是花出去的沉没成本了,而高速公路一旦建成,路上跑一辆车还是跑一百辆车都没什么差别,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成本。所以政府就提出,大过节的,高速公路就免费为人民服务一下吧。但问题在于,政府能利用高速公路的低边际成本,却不能降低高速公路的整个成本。建设投资、银行贷款及利息、人员设备费用,依然一分不少地在那里放着,高速公路业主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找不到办法就会亏损,亏损了,以后就不会有人再建高速路。

高速公路免费仅仅是一个例子。李子旸认为,政府的考虑是利用“边际成本可能会很低”这一点造成一种政府可以仁慈慷慨地给民众提供很多低价甚至免费的商品和服务这样一个幻觉。相比之下,锱铢必较、斤斤计较的市场当然就可恶得多。这就是一些政策会大受欢迎的原因。有时候你会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兴致勃勃地欢迎那些可能危害他们自身利益的政策。从边际成本的角度出发,就可以理解了。人们的行为,只受到当下边际成本和收益的制约。整体的成本收益,往往不在人们的视野之内。只有严格的产权和盈亏约束,才能迫使人们从长远的、整体的角度做出判断。而这,就是市场。

广告费由谁承担?商家还是消费者?

以一瓶10块钱的饮料为例。请一个明星来宣传这个饮料的话,光是给明星的报酬就高达几百万。设想一下,一个明星,只是拿着饮料在镜头前扭一扭,短短几天时间,就能获得几百万的收入,而这笔费用显然要由消费者来支付。

这不是明显的劫贫济富吗?

然而经济学家却说:好的广告减少而不是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

还是那瓶10块钱的饮料,原本一年能卖一百万瓶,该饮料企业的营业额就是一千万。如果企业请了一个当红的明星,在某卫视黄金档投放了广告,所有费用共计也是一千万。但因为广告的效果很好,饮料的销量暴增至一年销售一千万瓶。企业的收入由原来预期的一千万涨到了一亿。这时候如果企业将饮料价格降至8块钱一瓶,那么企业仍然比投放广告之前多赚了七千万。

为什么企业投入增大了,成本反而降低了呢?

秘密就在于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几乎存在于所有行业中,不过有些行业的规模效应更强一些,有的行业则稍弱一些。比如,你到服装厂定做一件衣服,和你定一万件衣服,单价肯定不一样。在流水线大生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流水线一开,数量越多,单件成本越低。互联网上流行的团购,就是利用了规模效应。

而只要增加的成本小于降低的成本,花广告费就是划算的。明星就相当于团购的发起人。有魅力的明星就是那种号召能力强的团购发起人,人家轻轻松松挣上几百万,也是有理由的。

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消费者要为广告买单,实则不然。假如饮料生产企业定价10块钱,自然有企业各种成本方面的考虑,结果因为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产生了规模效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那么企业很乐意降低价格来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消费者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原本10块钱才能买到的那瓶饮料,现在8块钱钱甚至7块钱就能买到,岂不是好事?

读者可能会问,万一广告失败了,没有产生规模效应,饮料会不会涨价呢?作者的观点是:不会的。因为广告失败,销售量没有增加,企业只好自己承担广告费,指望通过涨价从消费者那里把广告费收回来,无疑会使企业丢失更多的消费者。

所以,还有什么比做一个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更惬意的事情吗?

我们对六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的经济学解读,想必或多或少颠覆了大家对这些问题原有的看法。

但这也体现了经济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始终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虽然经济学的分析不能取代其他学科的分析,但如果缺乏经济学的视角,人们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就会忘了成本,或者忘了收益,从而得出片面的认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经济学思维,帮助自己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理性还是非理性,取决于一个人是否通过本能的第一反应,更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影响人们理性地看待问题的原因主要有3点:

1、损失厌恶。比如,假如你完成某项工作,老板会奖励你块钱,但是因为这项工作确实比较难,你没有完成,于是你没有得到这块钱。而如果发生另一种情况,你在某项工作中出现了失误,老板很生气,扣了你块钱。在这两种情况中,从理性角度来看,你的损失都是一样的,但是你可能会对后者感到更加愤怒,因为人们普遍对损失更加敏感。这也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我们的祖先只有尽快发现损失,采取措施止损,才能确保在艰苦的渔猎采集生活中存活下来。

2、对异常的事件格外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7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