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中国煤炭业最大的风险是市场调节作用失灵


煤文化.CoalCulture.

中国煤炭领域全文化驿站,中国煤炭人的心灵港湾,记录煤炭人生的点点滴滴。

金融界网站讯动力煤价格经过连续三年下跌,到年底已跌至中国动力煤平均成本线以下。然而,截至今年6月,动力煤的价格已再跌23%……在此背景下,年(第三届)国际动力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于11月13日在京召开。中国煤炭资源网邀请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动力煤市场的未来和方向,谋求动力煤产业链企业的商业机会。

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了“煤炭成本对供给约束机制”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煤炭行业最大的风险是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另外一只手掐住了,无论是,宁可亏损也不能停止贷款,停止金融救助,还是政府出手,统一价格,不许掉价以拯救煤炭行业,这是煤炭行业面临的最大最根本的风险,这些手段的积累造成的结果是保护了进口煤,煤炭下行,让澳大利亚和印尼的煤进来了。最后死掉的是我们自己的市场,受到损失的是中国的经济,中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同时,中国煤炭行业的今天还背着一个特别大的包袱,持续十几年的膨胀,政府在膨胀,企业在膨胀,从来没有一个人去做一个投资的时候真正的去做一个市场的调查或者是评估。

以下为文字实录:

常毅军:先看看这个表,这是我们进入环渤海地区的山西、陕西、内蒙的所有矿做了一个统计。这幅图里边一个柱代表了一个煤矿。这个红线是代表它的每大卡到环渤海地区的价格。我们这个线后,从秦皇岛到各个煤矿的运费,还有中间费劲。然后对每个煤矿的成本做了一些评估。这里边对每个煤矿的成本可能在这个地方,包括了后边讲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差异。比如说我们每一个成本和每一个企业的成本的财务报表一致的话这肯定是不对的,这是泄露商业机密。那么如果说我们是随便捏一个成本,那是不负责任的。这个课题我们五年以前就成立了一个成本研究机构,我们在三年以前出了一本书就是《煤炭价值评价体系》,这个成本是基于每一个煤矿的地质报告和初步设计,以及运营过程中的调解效力,地质装备的改善情况和区域的材料、价格、预算表,我们对每个煤矿用这个模型做了一个基本的财务评估。

然后这个五年的过程中,我们每年都至少有一千个人次到这些煤矿有目标的对成本进行评估。因此,我们能够做出这个表,基于这种评估,今天我讲的后面的类似的情况也是基于这种数据的结果。这个表我们把它因为山西、陕西、内蒙这三个地区的大体上煤的质量的好坏可以用方法区别出来,侏罗纪是低硫低灰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矿的量做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按照这个侏罗纪和二叠纪做了区分。我们到了秦皇岛地区的侏罗纪的煤大多数是盈利的,非盈利矿井占到了33%,是指产能,就是说产能占到了33%。

那么,二叠纪基本上到了环渤海地区大卡以下的地方,基本上亏损占到了今天的75%左右。这是刚才每一个柱里面的抽样统计的煤矿的数字汇总。

第二部分我讲一下中国动力煤的成本构成,以及不同的体制,不同的区域的成本的差异性。这里面重点找了神华、伊泰、同煤,中央和地方三种类型对成本做了一个平均。我们看到这里边没有包括,基本上是指煤矿和煤矿相关的这些财务成本和和三项费用,没有包括比如说资源整合的财务包袱,也没有包括福利、医院、非煤产业的亏损的摊销,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成本三项费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占到21%和79%,这是什么意思?前面的专家讲到了煤矿价格降到直接生产成本以下的时候,这个生产会失去动力,理论上应该亏损和停产。而三项费用是停下和不停下相比较会保持不停下,因为保持周转和摊销一部分。即便如此,我们看到三项费用20亿,还不包括刚才说的摊销,加进来以后是更大的数字,这个行业没法干了,即便是21,我想起来,我曾经在山西煤炭厅基建处管煤炭的时候,觉得3-5%觉得不得了。有的矿做出来的设计三项费用再高,基本上不能接受,那是很多年以前了。十几年以前了,今天这个20亿三项费用体现了我们在这种类型企业里面依然有降价空间,有一部分是银行贷款利息靠可能,这个东西也没有办法,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个里面其实是我们今后煤炭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核心所在。

同样道理,同煤、神华、伊泰等比较复杂的地方,我们做了三个地方的对比。按照体制来评估生产成本和亏损情况,这个表我们公司自己评估结果是同煤集团这种老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是侏罗纪煤,亏损的煤炭产量部分是占到75%,神华35,伊泰12,基本上趋势是表述的比较明显。这个地方做了一个说明,类似于同煤集团,刚刚说了侏罗纪,二叠纪的煤质比较差,但是同煤、塔山属于现代化大型矿井,依然是成本很低。

相对来说无论是哪一个体系,包括伊泰在内,煤质差的,低于的,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它的亏损的面更宽一点。这个表我把这个地方,这是近期在鄂尔多斯(行情,买入)统计局公布的一个数据。我们把这个数据拿回来展开我们的煤炭成本数据库和煤质数据库,我们根据这个表做了一个对比。当然统计局的数据是不是准,我们现在只能以他为依据做了这么一个评估。这个评估有利于说明刚才我讲的这些成本的差异性和不同体制的成本的差异性。鄂尔多斯这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采煤基地,又有神华,又有地方国有重点,又有伊泰,还有更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统计年再生产的矿井是个,这里边就是年其实有大量的二叠纪的劣质煤已经被关闭了。年户营业收入是实现增长的,这部分做了一个统计,基本上是地方中小煤矿,其中56户营业收入是减少的,我们看减少的清单里面最大减少幅度的企业是(总都,总能,伊泰,三后音),下降幅度是23.4。其实有一部分是在增长,有一部分在下降,八户从今年生产到现在由于亏损,近期也停产了,查了一下基本上也同样是低热值煤。

盈利情况在鄂尔多斯的家生产企业中,盈利的活动是户,其中利润同比依然在增长的71户,全部为地方企业。利润降幅最大的降幅达到50%,亏损企业51户,产量降幅最大的企业神华降了6.7,但是11户地方企业产量不同程度实现了增长。说明他的状态还是不错。这个表我想说明什么问题,我们能够看出长期以来,中国煤炭的产量的调控都是政府和政策的调控。这个表为什么把它拿来马上就放在这个会场上来晒一下,是第一次看到了市场在调解煤炭供求关系和价格的作用的一个案例。明显的体现出来一种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调解。

劣质煤,高成本的煤无论是大还是小,都在逐步的去退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他的盈利依然在今天这个情况下,依然在增长。他的产量也依然在增长。我们也可以说他的市场份额在扩大。当然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当然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

澳大利亚-年完成了和今天同样的一种整合。之前中国煤炭价格那么高的时候,澳大利亚和每个加拿大企业所有煤矿都盈利,都往中国跑,大家一平均澳大利亚也不多,为什么年,年,他没有出口,依然是那么强劲。年了25-30%多的煤矿。但是另外一个煤矿同样增加了25-30的产量。增加了的产量部分是什么,是优质的,成本低的,依然可以获得盈利的企业,通过进一步的扩大他的产量,实现他的盈利能力的增长。关联的这部分,就是说通过市场分析,短期之内价格回升的机会很少,那么我继续的挺他,坚持,期待获得一个专机的机会,近期没有,因此这种企业必然选择关闭。没有义务去背这个亏损去继续生产,为什么社会提供资源吗?所以这是在这些国家他们的市场经济一直在保持一种灵活性和看不见的手,一直在防治行业的硬着陆,通过市场的手优化行业结构,我们一直在希望一个煤炭工业相关部门的一个非常睿智的领导,使我们行业得到一个优化,或者是说通过政府的某种政策来获得一种对行业的拯救。甚至是前一段时间类似于什么的市场联盟,提出来政府到现在还不出手去救市,还让煤炭价格继续下低,这是政府不作为,是我们这些很多的高层,很优秀的望尘莫及的企业优秀者组成的集团给政府严肃的提出一种建议。那我们还有什么戏呢?

对当前形势的基本判断。我们把过去的两年,年作为比较,它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以及库存,这个数据我们其实有十年数据的积累放在这个地方太长也看不清楚,我觉得我们就把年拿出来晒晒和,年做一个比较,就基本上可以满足今天我们讨论的需要。

我们看到年下来供需是差0.47,年到这段时间依然库存有下降。依然有将近三个亿的库存,是过剩的状态。刚才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了,我们近期看起来估计年底有一个好的止跌,或者是局部暂时回升的机会。我们这个表里面依然可以看到一点可能性,因为毕竟库存减了0.09。我们看看年,刚才已经讲了,前面的徐博士已经讲过了,我们年建成没投产的,投产以后,未达成的,以及正常生产的,由于亏损等等原因去减产的。再加上我们已经持续作为建设矿井达到了五年以上的矿井的产能。刚才许博士讲了,现在的煤矿的建设两年就投产了,我们五六年了。那么年,这个3.18就是除了刚才讲的那些把在建矿井的方法是持续五年以上建设矿井除以二,认定为年能够投产的,或者是说能够建成,达成的一个数据。这个数据除了不是简单的除二,因为我们也是做了一个普查来做的判断。

加起来就是说,按照前两年的正常的生产的产量,加上它,年可能增加的将近四个亿的产能,年具备为社会提供煤炭产量的能力,或者是产能。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年的煤炭的背景下,供给能力来讲有多大的需求,我就能提供多大的产量。需求增长会增加到3.8亿吗?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年煤炭的供给具备充分的保证。所以产能过剩依然是年的基本格调。

说说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中国煤炭行业最大的风险还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另外一只手掐住了,无论是,宁可亏损也不能停止贷款,停止金融救助,还是政府出手,统一价格,不许掉价以拯救煤炭行业,这是煤炭行业面临的最大最根本的风险,这些手段的积累造成的结果是保护了进口煤,煤炭下行上去了,让澳大利亚和印尼的煤进来了。最后死掉的是我们自己的市场,受到损失的是中国的经济,中国煤炭行业的经济。

那么与此同时中国煤炭行业的今天还背着一个另外一个特别大的包袱,持续十几年的膨胀,政府在膨胀,企业在膨胀,从来没有一个人去做一个投资的时候真正的去做一个市场的调查或者是评估。都认为只要投煤,只要买煤矿就可以挣大钱,于是我们有多少投资,我们每一个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国企,为了增加煤炭的规模。他们投了多少资,背了多少利息。他们能不能背得起。以及从上边到下边坚持要求煤炭行业发展非煤产业,一个硬指标持续了十几年,要求非煤产业在国有煤矿里面必须达到50%。十几年非煤产业的发展,确实使我们好多国企非煤产业达到50%,但是回头想想带来多大的收益和利益。我们今天看到大多数是亏损,大多数是银行举债。这两个因素加起来,是我们今天煤炭行业的一种更大的风险,我觉得不仅仅是煤炭行业的风险,是中国银行(行情,买入),金融系统的风险,因此这个地方提出来硬着陆,还是说软着陆的问题。政府保护煤价,政府给那些亏损的企业,不让他发工资,给他输血和贷款,继续要求他转产投资非煤产业。所有这些东西的结果,都是企业失去了竞争力,给外国进口煤让出了市场空间,继续这么做就是继续市场调节作用。尽管在鄂尔多斯看到了希望,这种大面积,普遍的措施会继续使市场的调节作用失灵,失灵的结果是煤炭继续坚持,该倒闭的企业不倒闭,没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在坚持,自己坚持不上来跟上边要,上边输血,继续坚持,坚持的结果是什么,煤炭供给不可能减少。同煤公司是亏损最多的企业,但是他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继续生产,他的亏损的市场调节作用对它失灵,他就再往下降,降到第二个就是说,刚才的比较里边,陕西、山西三省的里边,降到第二个里面,神华,神华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很有竞争力。

我就是说亏损企业的补贴会补贴到神华也产生亏损吗?会的。继续比神华成本高的企业,给予补贴,让他继续维持它的产能去生产,下一个是神华能继续保持盈利吗?好,神华亏损了,他继续往下跌,神华也会得到补贴。那么这个产业链,随便从别的地方拿出来再补补还可以。

下一个表里面是伊泰,这界于鄂尔多斯地区中型煤矿和神华之间,成本稍微低一点,把他的成本,他也亏损了,亏损了以后必须在三项用以下,直接生产成本,亏损在直接成本以上依然在生产,保命,一直到直接生产成本以下,市场才会起到调节作用,因为伊泰企业自己为自己负责,即便是自己亏损,背上债,继续生产没有意义,特别是当我们分析未来市场近期不会出现好转的时候,一旦到了伊泰的企业,直接到了生产成本线以下一定会关闭。所以这个时候市场的调节作用才能体现出来,煤炭的供给才能减少,供求才能平衡,价格才能企稳,并且逐步回升到一个正常状态中。这就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如果到了伊泰,价格跌到伊泰的直接生活成本线以下。那么神华是什么,同煤是什么,神华好一点,但是我们也想想会好在哪?是什么光景。银行要做什么?工人要做什么?大家要做什么,硬着陆和软着陆,我们这个行业的继续发展一定会面临着一个硬着陆和软着陆的问题。今天我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变成硬着陆。

再说价格预测,这是最提议的,年的时候,我在秦皇岛预测,年预测煤炭价格掉二百块钱,当时那个时候我们领导煤炭厅的厅长,协会会长,王厅长,我们俩一块儿去的,他管不了我,但是他是我的领导,我这么一讲,他底下让我下来,然后就教育了我二十多分钟,我们这些人一直在致力于保煤价,我们好不容易达成共识,你这么一说煤炭行业已经这么惨了,你让他,为什么这么弄?我说王厅长,这是进行我们的数据分析,如果说这么做就是这么一个结果。供求关系决定的,我们只不过把这个数据做了一个分析,把我们分析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个人没有倾向性,我不开煤矿,也不用煤矿。我们分析的结果就要讲出来。领导很生气,我作为一个表态,下次一定注意,之后连续三年,大家看看,前面两次的会议,每年我比较温和的接受教训,市场也温和了,每年降50-块,很多人都很气愤,接受不了。

今天我们又面临这个,底下没有厅长,我也不怕他。这里有一个最大疑问,政府的政策会调整吗?我认为会调整,继续这么坚持硬着陆的情景,很多人是能够看得清楚的,所以不得不调整,调整的措施包括了放开市场,包括我们还必须得解决一个,或者是说面对,解决一个问题,整合煤矿也好,非煤产业也好,背着这么大的包袱,怎么办,继续背是背不下去的,继续背下去一定会死,当然政府可以无限制的救,如果不救的话,还是死,因此,我不认为政府会一直救他,我们认为整合矿井以及其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叫做割着卖或者是扔了也好,或者退还给民营企业,否则问题更复杂了。

一旦这个市场调节作用发生了,就意味着进口煤一定会大局退出或者是根本退出,因为还有降价的空间。在市场的优化,会使这个行业依然有继续降价的空间。空间有多大,足以把澳大利亚的煤全部赶出中国市场。

于是我们市场优化了,除此之外,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我们赶出澳大利亚吗?在座的黄总是若干年以前把中国那么多美都供到日本。想想当年谁的煤炭竞争力有中国呢。澳大利亚曾几何时能和中国的煤竞争。这是我们的明天,明天我们继续黄腾老先生年龄大了,他儿子也会继续把中国的煤卖到日本。这是一种优化,刚才我们做了很多的成本分析,我们也看到确实煤炭成本降价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很多已经跌到直接生产成本的临界值了。我们中国的煤炭,特别是大型国有煤矿,无论是体制怎么样,我们看看中国的大型国有煤矿的井下生产管理是非常厉害的。井下生产的效率还是成本都是非常先进的。因此,我们的竞争力是存在的,现在问题是由于诸多因素我们会出现短时间的过往矫正,大家都在挺,就是说即便你到了生产成本以下,会有一个短时间的跌下去,来逼着你是不是停,你不停他停,有人停了,这个过程中会跌到平均的直接成本线以下。也就是说价格不合理,或者是说开始逼着市场用更大的代价来调解发挥它的功能。

那么,这个时候是多少呢?这是我们的明天,明年的价格预测,五十块。谢谢大家。

读后感,热烈欢迎您在评论里侃侃而谈!

来源于:

版权声明: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点下面“阅读原文”,看煤文化“历史信息”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湴鍧
鍦ㄥ寳浜不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1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