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近日大家对财政赤字货币化有许多的讨论,我们应该从理论、逻辑和实证上考虑这样两个问题:1)什么是财政赤字货币化;2)用什么方法弥补财政赤字。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市场仍有一定的政府债券容纳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必要在一级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应该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向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01
什么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人类使用的货币(不讨论现在的数字货币)有两类,一是实物货币,如黄金;二是纸质货币,如法定货币现钞。纸质货币也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银行信用体系创造的货币——银行券和存款货币(表现为支票),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即是法定货币现钞;另一种是依靠政府信用向社会投入的货币。历史上在战争时期靠强权发行货币筹措经费之事时有发生,如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政府的绿背钞票,中国军阀割据时的地方货币等。由于政府的纸币发行很难与经济活动协调,往往以纸币不值钱而告终。
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和票据贴现等活动创造信用货币——银行券和存款,在贷款有效益能归还的情况下,创造的货币会与经济活动相适应。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政府放弃了强行投入纸币弥补赤字的方式,用发债筹措资金弥补赤字。当政府债券被央行买进,则央行向社会提供了流动性,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货币的能力加大,这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信用方式。
从理论上讲,央行从一级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和从二级市场买进,货币创造的效果是一样的,但经济机制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央行从一级市场买进,央行缺乏主动权,对财政纪律的制约有限,因而各国央行一般不从一级市场买进,甚至国家立法禁止央行从一级市场买入,我国《人民银行法》即有此规定。从二级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尽管央行操作时也会与财政协调,但买进数量、价格会以货币政策目标为准。而且,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会形成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基准,引导金融市场价格形成。
0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央行买卖政府债券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央行直接向社会提供流动性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年日本央行首创的,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央行等相继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央行政策利率接近0%且商业银行缺乏贷款能力或贷款意愿时,央行不得不直接面对市场提供流动性。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央行政策工具之一。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央行除买卖国债外,还直接购买非银行机构的债权,此时是央行替代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信用并创造货币,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并未改变。美联储仍以失业率和2%的通胀为目标,在未达目标前美联储的操作空间是“无限”的。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资产扩张与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替代关系。
图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与银行信贷,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
1)年9月美联储为救助金融机构,买进非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资产急剧扩张,此时银行的贷款能力和意愿尚未消失,于是出现了美联储资产、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M2同时增长的情况。此后银行信贷同比增速急剧下降到年10月的-5.4%,直到年下半年才恢复稳定增长。从年底到年1月,美联储资产增长与银行信贷增长总体呈现负相关。
2)美元货币供应量并未因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无限扩张。M2同比增速在年1月最高达到10.4%,此后一路下降,降至年3月的1.6%,此后逐步上升到年的10%左右。以后几年M2增长有波动,但年至年平均为6.1%。
另外,从央行资产扩张与社会信用扩张、M2的增长比例也可看出美国和日本在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信用传导不畅的情况。年至年美国、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分别扩张了%、%,但信用扩张分别为21.40%、-0.08%,M2分别增长86%、36%。
目前中国的银行信用体系运转效率尽管有待进一步提高,但银行贷款的能力和意愿均在,传导机制一直顺畅。年至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增长%,带动信用扩张%,M2增长%。这说明传统的货币银行学理论并未过时。
(二)危机以来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等央行的非常规操作是买进非政府债权
美联储一直通过公开市场持有政府债券,危机严重时短时间增加了对商业银行和对私人部门的债权,扩大了对非银行机构的债权,年1月至年9月政府债券的持有比重是减少的。
图二年-年美联储资产结构
日本央行从年开始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的就是商业银行债权,此后又增加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私人部门的债权,对政府债权的比重是波动的。
图三年-年日本银行资产结构
03
货币数量论并未过时,只是还需考虑资产价格
危机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CPI一直难以达到目标且面临通缩的风险,是货币数量论失效了吗?如果我们把M2的增长与CPI、房价和股市的市盈率参照来看,则会发现CPI与房价、股市市盈率有某种替代关系。货币过多也会反映到资产价格上。图四有直观的表现。
图四美国货币扩张、物价、资产价格走势,数据来源:Wind,截至年3月
年9月后,美国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M2增长超出以往,但CPI、房价(美国成屋销售中位价同比涨幅)、股市市盈率(美国标普指数市盈率)一齐下跌。年经济平稳后CPI涨幅逐步下降,但房价和股市市盈率均开始上升,直到年底股市市盈率均有较好的增长。
CPI在发达国家面临通缩风险的原因,1)消费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供应充足,且成本较低;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使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有限,高收入人群有消费能力但消费品需求有限,更多的收入会用于投资。
市场货币过多时,除货币流通速度延缓外,还会流向其他交易,于是出现了CPI与资产价格的替代现象。多年来央行一直在讨论货币政策是否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1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