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利息与价格 > 利息与价格作者 > 中国股市抓住启动点介入,你将顺势起飞
当前位置: 利息与价格 > 利息与价格作者 > 中国股市抓住启动点介入,你将顺势起飞
前言:技术分析是群体行为分析,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分析参与者众多、成交量巨大的热点个股。
蔡戈尼效应
为什么投资人在快速获利的交易中能够屡败屡战?但是对大概率获利的投资本质“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长期投资策略却厌烦抗拒?
心理学界有一种名叫“蔡戈尼效应”的现象,它可能影响了人们“在快速获利的交易中能够屡败屡战,对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长期投资策略却厌烦抗拒”的态度。“完成欲和骚动的欲望”蔡戈尼效应是什么?“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在人的天性中,对“把事情完成”有着强烈的执念。这种“完成欲”促使人们通宵达旦打游戏,不打到通关,就不愿意退出;熬着黑眼圈追电视剧,想赶紧追到大结局;刷各种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总觉得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不容错过……
这种“完成欲和骚动的欲望”使得股市中的投资人处在两个困境中难以自拔,一是“完成欲”让投资人急于完成买入和卖出的动作,当手中有资金的时候,想买入的小心思总是在跳动,很难做到等待合适的买点到来。买入以后在小亏小赚的时候总想快一点卖出结束这个投资过程,落袋为安或者及时止损,开始下一回合的交易。然而,即便是多次亏损,可投资人对下一次交易的期待值仍旧非常之高,这就是第二个困境“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他们不停的期待下一次就会不一样,就会取得丰厚回报。这和刷短视频是一模一样的心理活动。“蔡戈尼效应”的两面性:一面坚持,一面放弃。既然这个“完成欲”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那投资人怎么对完成“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长期投资却总是抗拒?这就得说“蔡戈尼效应”的另一面,如果事情从开始就显得漫长且艰难,人们就会非常想放弃。
而且快速交易会给投资人带来更及时的奖赏反馈,使得效应加强。长期投资延迟满足的不适感,会使得效应减弱。相比起延迟满足,人们更喜欢及时行乐。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假如你中了彩票,有两种兑现方式:1年后,取走欧元,1年1个月后,取走欧元,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项,因为哪家银行都不会有10%这么高的月息。但如果兑现方式的时间调整一下:今天取走欧元,一个月后取走欧元,结果,大多数人却选择了第一项,今天就把欧元拿到手。粗看,这并不符合大脑理性分析后会做出的选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恰恰是因为人在做选择时,“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情感利息就越多”。解释起来就是,因为我们会被“立马奖励”的诱惑所吸引,而蒙蔽双眼,忽略了长远的更大获利。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在经历短期诱惑的时候,会降低对长期奖励的欲望。这种现象被称作“双曲贴现”(HyperbolicDiscounting)。这就好比,大脑的理性部位会提醒你,熬夜对身体不好,但眼前的游戏、视频却总能成功吸引你,让短期的诱惑战胜了大脑的理智。这个思维模式,也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投资人对完成快速交易趋之若鹜,对完成长期投资却总是抗拒。
技术分析的本质
技术派总结出来的规律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证券交易上的反映,是人性的反映,也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例如:从空间上讲,价格上涨一段,获利盘太多,自然会有卖出的,自然就会回调,回调到大约60%(黄金分割)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觉得差不多可以抄底了,价格就反弹,这是黄金分割回撤位;当价格跌破整理平台的时候,人们的恐慌心理会出现,恐慌性的卖盘会让价格加速下跌,趋势自我强化,这是关键点的趋势反转;
从时间上来说,人们需要一个对新价格中枢的接受过程,上涨的趋势中回调和盘整的时间过程就是人们心理上接受新价格和认识到证券趋势的过程,刚创新高的时候觉得贵,2个月之后可能不觉得贵了,然后新买盘进场,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不仅如此,万事万物都有比例和周期,黄金分割比例存在于众多自然事物中,人类的审美认知和平衡感认知决定了它在金融市场上的相对有效(当然不能说绝对)。
而关键点附近的突破后走势自加强规律,包含了人类的从众心理和过度乐观、过度悲观的羊群效应。
技术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群体性。个体的行为是杂乱无章不可预期的,但是群体行为常常有规律。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技术分析是“大数据”分析。例如,支付宝的赎回和申购有非常强的规律性。
技术分析的缺陷
其哲学基础有问题:不少人十分质疑,过去的行为(最直接的是近期的行为)能指示未来的行为吗?
有些人认为用过去来预测未来是十分荒唐的。
虽然说“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但是每天发生的事情仍然不完全相同。那么用类似的形态和量价关系来推断后面的走势一定相同,也存在很多问题。实际上,在价格形态的问题上类似,但是在宏观政治环境、证券标的的自身情景来说可能已经完全不同,再去单纯从形态做类比推论是刻舟求剑,方法论有问题。而且如果价格隐含了所有信息,那么市场完全有效,是不可能有任何交易机会的。再说过去的交易价格怎么可能隐含未来的信息呢?最多只能反映部分投资者的预期。
定性的判断较为马后炮,定量的判断常常不准确。
在定性分析中,当技术分析者确认趋势的时候,可能趋势已经走了一段时间,这时候已经错过最佳的建仓时机,但是技术分析就是这样走出来才能确认的。但是极有可能刚刚建仓,趋势又发生反转。
技术分析派做时间和空间上的定量预测时,常常发现黄金分割等工具失效,即使有效,到底是8.2%还是50%还是61.2%,也常常存在不确定性,往往只能作为参考。
忽略了很多突发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对形态和走势的剧烈冲击和破坏。
这些冲击和破坏,没有办法用技术分析的逻辑和方法来处理和应对,因为这完全是另外一个范畴和维度。比较玩笑的例子是,某券商的股指期货下错单造成假突破,无数技术派死很惨。
技术分析是群体行为分析,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分析参与者众多、成交量巨大证券产品,例如股指、外汇,而不太适合类似小盘股这种寡头市场。
很多分析模棱两可,不同的人分析的结果可能不一样。
例如,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每个人数的浪型都可能不一样,千人千浪;又例如,下降旗形整理和新的下降趋势怎么区分呢?
很多交易员喜欢纯粹用技术分析准则做交易策略,我十分反对这种做法。无论是趋势分析还是中继形态分析还是各种趋势反转点分析,都有瑕疵和特例,认为金融市场完全符合技术分析准则的是教条主义,人们对于不确定的事物的认识都热切盼望一种准则能解释和规范一切,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技术分析的问题就是用完美和规则的形式解释不完美的、不规则的市场。这确实是无知渺小的个体在黑暗和无助时能抓住的一根稻草,这根稻草它有用,但是不能把它当救命的游泳圈。
启动点介入稳赚不赔
底部介入,高位卖出,就是股票市场只赚不赔的方法。但是,怎么才能够做到底部介入呢?只有非常清楚地分析出主力的资金实力和筹码成本才可以做到底部进场。很多做股票时间长的投资者都知道,在底部横盘很久、且形态非常扎实的股票,刚刚启动突破向上,买进去耐心等待股价的上涨,就可以获得稳赚的收益。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要抓住那些完全反转向上走牛的大股,按照均线系统多头排列原则很快就找到了那些横盘很久、在一定的价格区域窄幅波动的股票。抓住启动点介入,你将稳赚不赔。
在不确定的行情里,不要大仓位操作,只有在大机会到来的时候重仓大赚,才可以使自己的资金更上一层楼。股票市场总是涨久必跌,跌久必涨的。当运行周期到达上涨周期的时候,买进一些必然会被市场所挖掘的业绩稳定、盘子小有大比例送配能力的股票,买进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好股票,坐在那里等着那些拥有很多资金急切想进入市场的主力挖掘和抬轿。最后上涨到让人难以相信的价格被那些疯狂的、不懂得风险的投资者高价抢购的时候,坚决地卖出所有筹码。
敦煌种业()对于农业板块的股票联动的效果非常明显,龙头一旦调整开始,其他跟风同一板块都会出现跳水。当股票连续出现疯狂上涨之后高位出现反复上下影线的十字星,这个时候就是短线要卖出的实战时机,因为主力不断通过高位振荡来把底部收集的筹码在高位转移给散户投资者。如果不做热门股,只做自己熟悉的股票,那么把握买卖点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但是,一旦市场出现新情况,大盘的波动方向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你自己熟悉的股票改变原来的波动规律,这时就要高度警戒,随时做出高位套现的决定。股票到底牛不牛关键在于参与炒作的机构资金实力是否强大,不要盲目认为什么价值投资或者什么业绩增长就一定会不断上涨,股价是由控制人决定涨跌的,只有把握住了转折临界点才可以持续赚钱。也就是转折向上的时候要大胆介入,转折向下的时候要果断卖出。
实战技术注意事项:
(1)反复振荡上涨之后出现冲顶的放量高位十字星就是见顶卖出信号。
(2)5日线高位出现拐点向下要快速采取卖出操作,不要错过最佳卖出时机。
()跌破生命线不能支撑,首先要做出止损或者止赢操作,不要心存希望而拖泥带水。
(4)高位放量是主力出货的特点,底部放量是庄家吸筹的动作。
(5)顺应股价的趋势进行理性操作,判断对与错都是很正常的,平常心、耐心操作。
再比如我们看中国船舶()
该股是非常经典的强势高价股。在股价超过元的股票中表现最为突出,该股的趋势非常明朗,清晰的上升通道,沿着5日线和24日生命线不断振荡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在刷新历史新高的过程当中都是平均量,成交量不是非常突出,也没有特别的一堆量,这个就是筹码锁定非常好,大部分筹码都在主力的手上才会出现这样的成交量不放大的情况下不断上涨的走势图。
股票就是这样,暴涨之后就是暴跌,资金推动型的股票规律没有因为市场的扩大而改变。在单边下跌、没有做空机制的中国股票市场中,最好的回避风险的方法就是空仓。对于超级牛市当中的牛股,最好的操作策略就是持有。一直到跌破生命线或在高位出现明确的见顶信号之后才采取卖出的行动。
实战分析:
(1)股票只有在上涨通道当中才是最赚钱的时间段,把握住上涨趋势的股票。
(2)均线多头排列是所有牛股的共同特点。真正的牛股一定是不断地沿着均线不断上涨的。
()一旦在被我们看好并且买到的好股票时,也就是在看对行情的时候一定要把钱赚足。
(4)不要受到任何人的影响,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股票上涨很多人就害怕,这种想法就是违背趋势。
(5)顺应牛股的大趋势,在上涨的阶段大胆地赚取金钱。只有抓住好股票才是做股票的价值体现。
稳健投资要做到张驰有道
股票市场到底有没有规律?有。股票波动主要就是人的心理在波动,操盘的人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做,那么我们就可以顺着主力操盘手的意图和方向去做。股票市场就是很简单的底部筹码被主力锁定之后就会振荡洗盘,然后就是拉升,拉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出货,出货就会导致价格不涨或者下跌。等到主力卖完之后,成交减少,一旦有人卖出,价格就向下了。这个就是很正常的波动规律。
任何一个高手,他一定是有他自己很重要的绝招,可以让他胜算几率增大的。学习条条框框太多的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只有专注一种必然成功的方法,直到能够赚大钱,之后还要不断让自己强化这种本领。股票投资就是需要果断的性格。股票涨跌都有它的规律性,只要认真去看,看多了就一定会有感觉的,股票的波动就像生命的脉搏,不断地起伏波动变化。上一个波动形态是为下一个波动做好准备,下一个波动是上一个波动的延续和结果。
看图分析西南合成()
该股在连续上涨之后出现了高位筑平台的走势,这种走势是见顶的信号。主力通过反复的振荡套取现金,在最后出现砸盘现象。我们不要轻易买入跌破24日生命线的股票。弱势股是最难赚钱的,只有不断地回避弱势股才可以成功地守住现金,跌到底部的时候才有钱出击强势股赚钱。对于下跌的股票,特别是单边下跌的股票,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空仓等待机会。坚决不操作、耐心等待是最好的方法。很多人每天都要操作的习惯是非常不好的,一旦遇到大跌,本金就一定会受到伤害。稳健投资要做到张驰有道,会休息的人才可以有力出击超级强势股。
见顶卖出信号之后股票快速下跌,在反弹24日线两次被痛打落水狗,价格再次出现暴跌。从高位12.52元跌到5.74元,整整跌去了50%以上,成交量也出现了极度萎缩。当股票没有资金参与的时候,当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交头都是不活跃的,成交量很少,赚钱的机会也很少。这个时候休息是最好的选择。
技术实战精要:
(1)股票在11元以上到12元之间反复振荡,当出现上涨乏力的时候果断卖出。
(2)快速跌破24日生命线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卖出股票不要心存侥幸。
()知道下跌而做到卖出就是知而行的关键,知道就行动是成功赚钱的原因。
(4)犹豫是做短线最大的天敌,判断下跌明确的时候一定空仓观望。
(5)持币是战胜股市庄家最核心的武器。经常空仓的人永远是赢家。
再比如:吉林敖东()
该股从5元附近冲击到27元以上。从周线来分析,在底部横盘的时候,股价真的就是不断出现底部“十字星”,波动幅度不大,形成横盘的趋势。三个月都处于一个窄幅度波动的区间。这种表现就是主力吸筹阶段,这个时候不适合投资者介入,因为主力几个月都不会让股票上涨。对于这样的股票采取突破平台买入法,一旦突破向上果断买入,这个时候赚钱比较快,因为主力在底部已经没有能够吸到筹码了,也就是没有人愿意卖出,成交量不大。
这个时候主力会提高一定的价格继续买入,由于抛压不多就会引发股价加速向上。所以快速介入就可以快速赚钱。5元涨到7.5元附近又出现了横盘,并没有下跌,主力继续吸筹并且控制价格不再上涨,这个时候就是消磨那些已经赚钱的人的意志。可以采取观望的态度,当再次突破平台的时候,就是主升浪来了,就是满仓大赚的机会到来了。如果这个机会抓住了,本金就有一次飞跃的增值。
技术精要:
(1)股票刚刚突破平台时,第一次买入,是上涨的开始。
(2)股价再次突破平台之后就要满仓买入,这是大赚的机会到来了。
()上涨趋势形成时要坚持到底,满仓大赚获取暴利。
(4)抓住那些千载难逢的机遇是巨富成功的秘诀,每个成功的人都抓住了时代的大趋势。
(5)当我们明白做股票抓强势股,做大波段之后赚钱就变得很轻松了。
不贪婪、不恐惧,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贪婪与恐惧是交易者的天敌。这种说法看似非常有道理,毕竟我们似乎都经历过由于对大利润的贪婪而错失了最佳离场时机,也经历过由于对亏损的恐惧而使我们在最后一跌中丢掉了持有的筹码。我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深刻地思考一下贪婪与恐惧的本质,而不要将其当做所有“失误”的替罪羔羊。
贪婪与恐惧形成于人类祖先丛林生活中产生的原始本能。恐惧来源于“或战或逃反应”,如果我们祖先对于所有的危险都勇往直前的话,那么人类恐怕就无法繁衍至今天。贪婪来源于,生物在顺境中追求更多当时并不需要的生存资源而备逆境中使用,否则很多物种无法熬过寒冷的严冬。在我看来,贪婪与恐惧是我们繁衍至今必不可少的两种心理反应,并且他们早已深入我们的本能与潜意识,从而不可能被我们消除。
对于我们这些远离丛林的现代人而言,贪婪与恐惧会表现得更加复杂。恐惧也许并非完全来自于损失,在大牛市中害怕踏空的恐惧往往更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贪婪也会发生在大熊市中,表现为一种希望以更低价格买入的贪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特定的行情阶段中,也可能表现为一部分人的贪婪,与另一部分人的恐惧。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还能够发现很多时候恐惧反应表现得并不客观。有时候恐惧完全来自于“对过去痛苦的记忆”,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道理,而现实并没有出现任何危机的迹象。更有意思的是,根据“焦虑原理”,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往往比确定无疑的损失更为可怕。可能亏损一定数量的金钱,要比确实亏损一定数量的金钱更容易使交易者恐惧。由此可见,恐惧通常并非对现实的反应,而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忧。
我在市场上,经常听到某某股民指着套牢惨重的股票说:“怪我太贪了,明明给了我百分之几的利润我都不跑,结果损失这么多。”言外之意就是,损失完全来自于他没有兑现百分之几的利润。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否真能在以后放弃超过百分之几的利润吗?亏损不是来自于交易策略的问题,不是来自没有止损的问题,而只是来自于贪婪吗?如果交易者总是拿贪婪与恐惧当做错误的替罪羔羊,而不进行任何反思的话,那么这个交易者注定一事无成!
不贪婪、不恐惧,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不恐惧”就会让我们对所有危机勇往直前,是否就注定我们早晚会被市场扫地出门呢?错误难道真的不在于自身“或战或逃反应”的尺度并不客观,而只是恐惧的问题吗?我们来到股市都是抱着获利的动机,并且使用我们当时并不需要的初始资金。如果我们真的做到绝对不贪婪,那么我们就早已成佛,还来股市干什么呢?要知道交易利润并非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进入股市的动机就完全来自于贪婪。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不在顺境中积攒足够的利润,那么我们又如何应对交易中必然会出现的逆境呢?
按照“鸵鸟现象”的说法,对于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合理控制它。无论是本能还是动机,都注定了我们永远无法消除贪婪与恐惧的心理现象。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它、并且客观地量化它(将其固定在一定的尺度上)呢?
巴菲特说:“在市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由此可见,并非贪婪与恐惧的错误,而是人们在最不恰当的时候出现这两种心理现象。如果说,某交易者当亏损超过50%以上时才会出现恐惧,那么他的恐惧尺度绝对有问题!既然我们永远无法消除恐惧、甚至恐惧根本就不应该被消除,那么就客观地量化恐惧吧。事实上,止损行为就是一种恐惧的表现,他在潜在的风险面前选择了逃跑。孙子说过善败者不亡,那么勇往直前的匹夫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按照“树形原理”的说法,同样的原因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或者说,没有出现亏损的交易不等于不可能出现亏损。我觉得交易者应该放弃“不劳而获”的幻觉,树立一种成本观念。如果你从来都不会亏损,那么捕捉多小的利润都是可以接受的。交易获利的关键就是,在顺境中赚取足够逆境中亏损的金钱。即使从事后来看,你的某笔交易是获利的,但站在事先的角度来说,你这笔交易也是可能出现亏损的。在我看来,你顺、就是顺!根本没有必要限制自己的好运气。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收获的秋季放弃准备过冬的食物,而又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出外捕猎。我的意思是,贪婪并不是罪过,更不应该成为亏损的替罪羔羊!
这样一来,对恐惧的控制就自然形成一种趋势跟踪系统,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将贪婪发挥到极致。如果承认任何交易方法都是基于概率上的产物,并且任何方法都是可能产生亏损的。那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不要继续在混乱中寻找并不存在的完美与确定,而要给自己的交易方法找一个固定的“家”。
感谢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zz/1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