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看固收,会听到一些“经验法则”。
但我对这些经验法则一直存疑,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
如果经验法则有效,投资将异常简单,都是收益方,谁做对手方?
说明,大部分经验法则是不可靠的,即根据同业存单利率变化,预测债市走向,靠谱吗?之后,去年下旬“利率债天量供给压制债市”的逻辑引起我的兴趣。
我们一起探究下,利率债供给和利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普遍认为,利率债供给增加,利率债收益率上升,反之下降。
依据的是供求关系确定价格,利率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收益率上行。
但真的是这样吗?
趋势上看,国债收益率上行区间内,利率债净融资额并不一定上升。
10Y国债收益率上升区间
利率债净融资额变动
年08月-年11月
平稳
年10月-年12月
增减互现
年12月-年08月
增减互现
年05月-年01月
平稳
年09月-年11月
上升
年04月-年12月
上升
幅度上看,利率债净融资额高企并未伴随利率达到历史高位
全年净融资额创历史新高,但国债收益率位置并未与净融资额的历史高点位置相匹配。
年中旬,国债收益率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利率债净融资额处于历史低值。
整体上看,利率债供给大部分时间是比较稳定的,无法解释国债收益率下行时,为何未出现利率债供给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
无风险收益率,是资金的价格,决定资金价格的,是经济对于资金的供需。
资金供需由多个因素构成,比如银行表内信贷,表外非标,权益融资等等,
债券发行只是融资需求的一种,而且一些时候债券发行本来就是为了对冲信贷类融资的萎缩。对于资金供需的影响是局部的。
如何理解20年中下旬,利率债供给与国债收益率同向变动?
抗疫特别国债目的是对冲疫情下的信贷紧缩,为停摆的经济输血;
国债收益率上行背后是疫情后实体经济逐渐恢复,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对于资金需求稳步上升。
基本面变化决定了利率的上行趋势,国债供给影响了投资者心理,成为利率上行的助涨因素。
这就引出,为什么市场会热衷于利率债供给和利率的相关性?
是共识的力量
经验法则成为共识时,其本身便成为了影响市场的因素,也侧面验证了投资者心对于资产走势的显著影响。
不可否认,可以利用这种策略进行短期交易,但这种经验法则毕竟没有实证基础,投资还是应该回归到有实证基础,简单清晰的分析逻辑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