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投资管理第三节
项目投资管理
6.3.1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
独立投资方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互不依赖,可以同时并存,各方案的决策也是独立的。
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属于筛分决策,评价各方案本身是否可行,即方案本身是否达到某种要求的可行性标准。
(1)决策实质:确定各种可行方案的投资顺序,即各独立方案之间的优先次序。
(2)决策方法:排序分析时,以各独立方案的获利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一般采用内含收益率法进行比较决策。
6.3.2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
互斥投资方案:指方案之间互相排斥,不能并存,因此决策的实质在于选择最优方案,属于选择决策。
(1)决策实质:选择最优方案。
(2)决策方法:以方案的获利数额作为评价标准。
①当投资项目寿命期相同时,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决策。
②当投资项目寿命期不同时,可以采用年金净流量法或共同年限法。
6.3.3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固定资产更新是对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资产,用新的资产更换,或用先进的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从决策性质上看,固定资产的更新决策属于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类型。因此,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所采用的决策方法是净现值法和年金净流量法,一般不采用内含收益率法。
大部分以旧换新进行的设备重置都属于替换重置。因为一般用新设备来替换旧设备如果不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就不会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如果有少量的残值变现收入也不能视为实质性收入的增加。而如果购入的新设备性能提高,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这种设备重置属于扩建重置。
(一)替换重置
1.项目寿命期相同时,其实下面的两种方法的计算本质是一样的,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方法一:净现值大的方案最优。
方法二:若两方案产生的营业收入相等,也可以直接计算现金流出总现值,现金流出总现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现金流出总现值=∑各年现金净流出现值)
2.项目寿命期不同时,年金成本最小的方案最优。
(1)年金成本:不考虑各方案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变动,只比较各方案的现金流出量,然后按年金净流量原理计算出来的等额年金流出量。
(2)设备重置方案运用年金成本方式决策时,应考虑的现金流量主要有:
第四节
证券投资管理
6.4.1证券资产的特点
证券资产主要有价值虚拟性、可分割性、持有目的多元性、强流动性和高风险性五大特点。
6.4.2证券投资的目的
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
(2)利用闲置资金,增加企业收益;
(3)稳定客户关系,保障生产经营;
(4)提高资产流动性,增强偿债能力
6.4.3证券投资的风险
证券投资的风险是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按风险性质划分,证券投资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别。
6.4.4债券投资
(一)债券要素
债券是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反映证券发行者与持有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券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债券面值:是指债券设定的票面金额,它代表发行人承诺于未来某一特定日偿付债券持有人的金额。债券面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票面币种、票面金额。
(2)票面利率: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人报酬的计算标准。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主要受到银行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偿还期限和利息计算方法以及当时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3)债券到期日:指偿还债券本金的日期。
(二)债券的价值
将未来在债券投资上收取的利息和收回的本金折为现值,即可得到债券的内在价值。债券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时获得的现金两部分。当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债券价值时,才值得购买。
1.债券估价基本模型
典型的债券类型,是有固定的票面利率、每期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券,债券价值计量的基本模型为:
2.决策原则
当债券价值>购买价格时,可以购买。
当债券价值<购买价格时,放弃购买。
3.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4.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
(1)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下降,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上升。
(2)长期债券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会大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低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高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高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低于短期债券。
(3)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的变化较为敏感,市场利率稍有变动,债券价值就会发生剧烈的波动;市场利率超过票面利率后,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减弱,市场利率的提高,不会使债券价值过分降低。
5.债券价值对债券期限的敏感性
(1)只有溢价债券或折价债券,才产生不同期限下债券价值有所不同的现象。因为引起债券价值随债券的变化而波动的原因是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不一致,如果二者不存在差异也就不会由于期限变化而引起债券价值的变动。
(2)不论是溢价债券还是折价债券,当债券期限越短时,票面利率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小。
(3)债券期限越长,债券价值越偏离于债券面值。
(4)超长期债券的期限差异,对债券价值的影响不大。
(三)债券投资的收益率
1.债券收益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债券各期的名义利息收益。(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2)利息再投资收益。(基于分期收回的利息用于同一项目的假设)
(3)价差收益(资本利得收益):指债券尚未到期时投资者中途转让债券,在卖价和买价之间的价差上所获得的收益。
2.债券内部收益率计算
债券的内部收益率:指按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或转让日所产生的预期收益率,也就是债券投资项目的内含收益率。
(1)方法一,利用债券估价模型,假设内部收益率为R,则:
式中:P表示债券的当前购买价格,B表示债券面值,N表示债券持有期限,分母是平均资金占用,分子是平均收益。
3.决策原则
当按市场利率贴现所计算的内在价值大于按内部收益率贴现所计算的内在价值时,债券的内部收益率才会大于市场利率,债券才值得投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1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