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44211.html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如果不是几个月前,老王说万科的业绩“非常好”,或许大家的胃口不会被吊起。可等万科真正揭开谜底,围观群众睁大眼睛也没有找到“非常好”的迹象。
或许人们要说,对于万科这样的巨无霸,15.1%的净利润增速已经非常可爱了。没错,我们是不该苛求万科,可是年和年分别是33.43%和20.39%的增速,15.1%的增速叫“非常好”?
更让人焦虑的是年真实的销售金额。万科在去年卖掉了.4亿元房子,同比只增长3.9%,而之前两年的增速分别是45.3%和14.5%。瀑布式下滑的力度,远超预期。说好的“大鱼吃小鱼”呢?
二级市场上的摔杯,直观反映出人们对万科年报的感受。隐藏在背后的,还有人们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怀疑和焦虑:亿的销售额是不是已经抵达天花板?如果房企销售额不能实现增量,利润的增长点在哪?万科的多元化并不成功,“收敛聚焦”的结果反而是增速急剧下滑?
这些问题,在业绩发布会上的大量套话中,都找不到答案。相反,万科在业绩发布会上打开锅盖,告诉我们:看,我们挺好的,肉还在!
无论是净负债率、经营性现金流、手握尚未结算预收款、物业收入增速,万科都表现出优等生的风范,毫无疑问这让人们对万科的评价是撕裂的。被老王忽悠的人们会把万科的增速,拿出来与融创、新城对比;把万科视为信仰的人们,则会反问“还有比万科更稳健的房企吗”。
如果把撕裂的对立放在一边,我们站在年年报之上去重新审视万科,可能会得出一个更心寒的结论:万科的财报无疑是房企当中最“脱水”的,但是万科的职业经理人们啊,每年把锅盖打开给股东们看一次,告诉大家,肉还在那儿,很香。
那么股东们什么时候能吃到肉?抱歉,万科锅里的肉,只给你看,不给你吃。
“脱水”版财报的后果就是,万科每年都在隐藏利润。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行业最低的利息资本化,二是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法估价。
房企的财务费用里,支付借贷的利息是非常重要的大头。不过按照会计法规则,房企可以将部分利息计入资产,导致明明应该是利润表里支付出去的费用,反而变成了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通过这种调节方式,把当期报表美化。
利息资本化是大陆房企擅长的“美颜特技”。目前主流房企的利息资本化率在60%—%之间,例如新城控股年度的财报里,支付利息总额40亿元,但资本化利息达到了34.9亿元,资本化率达到87%以上。事实上,不少主流房企的利息资本化率都超过了80%。
而龙湖的利息资本化率甚至高达98.47%,这就属于“十级美颜”了,别看现在美美哒,后面迟早会导致毛利率快速下滑。
在主流房企里,金地的资本化率相对保守,年度的资本化率53.5%。那么万科呢?年度,万科的利息资本化率只有42%,远远低于主流房企。
从年财报可以看出,万科的利息资本化率仍然在下降。.6亿元的利息,只有56.9亿元的资本化,资本化率比年又低了2个百分点。
假设万科把资本化率提升到主流房企的80%水平,那么就可以在现有水平上瞬间释放出54个亿的利润来!年的财报多出54个亿利润的话,那么净利润增速就暴力拉升1倍,达到30%的水平。
释放利润不香吗?对股东们来说是挺香的。但是对不起,万科说“要审慎”,所以这些肉要一直放在锅里,你吃不到。
如果说,出于审慎的原则,万科对利息资本化的释放保持谨慎,还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对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法估值,就显得相当突兀。
做商业的人都知道,运营成功的商场,都需要“养”。很多商业,刚开业的时候,本身地段、业态的适配、运营思路等等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成熟,人气和销售额也会渐渐增长。
那么很简单,一座商场刚开业的时候,价值5亿元。等它5年后8年后成熟起来,难道还价值5亿元?
国内的房企特别是有商业项目的房企,都会按照公允价值来每年重估商业的价值。
时间君整理发现,像龙湖、新城、大悦城,在年财报里,都有10亿元到50亿元不等公允价值增量。
然而万科却是0。原因是,万科采用的会计规则里的“成本法”。也就是说,只要这些商场不卖,体现在报表里的价值,就是初始价值。而且按照成本法的规则,不但每年没有增值,还要扣除掉折旧!
年财报里,万科的投资性房地产大幅度增加,从亿增加到了.6亿元,增幅高达36%。但是,这并非万科要放弃成本法,而是因为物流仓储、产业等物业的增加所致。
你可以想象,万科锅里数百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多年来从未重估过,如果不是采用成本法核算,那么现在分分钟释放出来50个亿元的利润增值,一点都不为过吧?
“就算不放出来,肉反正就在锅里,不会跑掉。”这是万科铁粉坚信的观点。
没错,曾几何时,时间君也持有同样的观点。而且,每次看万科的财报,都会夸赞,锅里的肉真香!但是,经历过年以来的股权大战,再看看如今万科与股东之间渐行渐远的态度,时间君的立场已经动摇。
作为管理层,把利润释放出来的动力是什么?好像没有。这是万科与金科、恒大、龙湖之间的根本区别。
如果不释放利润,对管理层有什么好处?显然好处很多,比如可以动用股东们的“无息借款”,比如那些有选择性的跟投,比如说不清道不明的“金鹏计划”……管理层的股权不解决,跑冒滴漏的道德风险,就永远伴随万科。
年的春天,万科又一次揭开锅盖。时间君最后一次闻了闻香味,然后决定说再见,也衷心祝愿那些相信最终能吃到肉的人,好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