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两天三六零周鸿祎离婚的事情冲上热搜。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怀疑这是一场减持式离婚,毕竟三六零涨了这么多,是个人都会手痒想套现。
随后公司公告,周鸿祎与其一致行动人在未来12个月内没有减持计划,胡欢在未来6个月内不增持及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之后市场一度把它解读为打消了大股东减持的担忧。作为一个小散,我不好作什么评价,只是这个钱太多了,90亿哦,而且刚好发生在股价大涨之后,即使未来套现的时候打点折扣也不老少了。
资本圈也从来没啥新鲜事儿,大佬们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看他们怎么做。
但斌看空人工智能,引发私募圈骂战,有人称他是“本轮AI泡沫的反指”。
前天但斌在微博上的原话是这样的:我相信ChatGPT、人工智能代表未来,但其垄断性、开发使用成本只会让极少数公司拥有未来,这一波概念炒作一旦被套,不知道猴年马月解套!
在我这个小散的眼里,但斌的这句话对,但也不对。在我看来炒概念这个事情应该放在具体的阶段看。
比如当前处于AI行情的初始阶段,大家都还在摸索中,只要想象力够,未来就是星辰大海,炒一炒无可厚非。
但是等真正有商业价值的项目落地后,大家就有了可对比的参照物,这个时候就得卷起来了,就得靠市占率、靠业绩说话了,也就是但斌说的只有极少数公司拥有未来。
难就难在,咱们是否知道及时退出,炒概念就应该有炒概念的样子,别太上头。
回到盘面,周二两市成交额放大到超1.3万亿,破了周一的记录。但三个指数又开始分化,之前咱们也说过指数之间的不协调性问题,这种不协调性需要时间去震荡抹平,所以有这种走势不奇怪。
在板块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极度分化,同时中字头又出来护盘。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看,人工智能短期内已经很难做了。而且从上面私募圈的骂战看,炒作情绪已经开始分化,高空博弈散户的幸存概率有多大需要咱们谨慎思量。
我个人是认同但斌说的,炒到最后只有极少数公司才有未来的说法的。
因此我也尽量选择那些有实力,未来可能性高的公司出来分享。
至于其他板块,大消费还没有信号,新能源仍然是利空满天飞,倒是猪肉因为瘟疫的事情未来有了价格反转的逻辑。
大消费和新能源能不能起来走一波一是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是否会有个像样的回调,二是看一季度业绩是否有预期差。
最后简单提一下新国都。
新国都其实我在去年的7月8日说过一次,今天就说的简单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支付服务及场景数字化服务、电子支付设备及生物识别产品以及数据服务业务。公司走数字货币、跨境支付、AIGC、人工智能等概念。
在未来公司有以下逻辑可以参考:
首先在收单业务上,公司于3月9日发布公告,子公司嘉联支付收到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行政许可申请恢复审查通知书》。
因行政许可中止审查的相关情形已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将于年3月6日恢复审查。
若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成功,伴随年线下商业的逐步复苏,公司收单流水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伴随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收单费率亦有望提升。
其次在电子支付设备业务上,公司把握移动支付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机遇,在印度、墨西哥、非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的硬件销售取得高增;
同时,子公司新国都欧洲已获批准授予支付机构经营许可证并已完成注册程序,后续可在欧盟地区开展商户收单服务业务。
长远看,公司有望借助国内收单业务的成功经验,加速海外业务布局,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从日线上看,3月13日业绩快报之后股价出现向上跳空缺口,说明这个业绩是被市场认可的,随后股价开始横盘震荡洗盘。
另外,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公司股价已经快翻倍了,但是其估值仍然只有30.97倍。
从疫情后经济复苏,支付需求增加,叠加海外增量市场以及国内牌照恢复审核以及数字经济的大逻辑看,公司未来业绩继续保持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其业绩成长可能刚被打开。
因此我个人认为新国都还是有布局价值的,其股价的终点远不在此。
若是只想做短线趋势则需要注意,如果股价短期内继续围绕18元上下震荡则无需担心,短线的支撑点在30日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1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