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个好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58077.html*本文来自《跟着十二位传奇投资大师学习赚钱铁则》(时报出版)。选股宝app大师精华,精选证券市场中投资大师心得,打造距离投资大师最近、最有价值的信息场。
培养出许多成功者的「价值股投资巨匠」
班杰明.葛拉汉是活跃于二十世纪前半到中叶的知名投资者。他不仅透过投资在经济上获得成功,跃身成为亿万富翁,同时也是确立「价值股投资」概念与技术的知名理论大师。他影响了许多投资者,培养出众多亿万富翁,最有名的学生就是华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事迹将在第三章详细介绍,简单来说,他是透过股票投资,创造出高达约五兆日圆个人资产的史上最强投资者。其投资基础源自于葛拉汉的直接传授,巴菲特以这个基础为踏板,走上了前无古人的成功之路。
本章将介绍葛拉汉培养出巴菲特等许多亿万富翁的「价值股投资法」。在此之前先让我们看看其概念与技术理论的诞生背景。
葛拉汉在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盘时的思考
葛拉汉在成为一位成功投资者之前,曾经历过两次破产(或近乎破产的状态)。
第一次发生在葛拉汉小时候。葛拉汉一家原本因为父亲经商成功,在纽约过着富裕的生活,其富裕的程度,能够负担得起佣人、厨师以及法籍家庭教师。
然而在一九○三年,葛拉汉九岁时父亲过世,家中的经济顿时陷入窘境。母亲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开始借钱投资股票,却因为一九○七年的股价暴跌而破产。对葛拉汉来说,当时品尝到的经济苦果,以及无数屈辱对待,让他毕生难忘。
之后葛拉汉勤勉向学,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并以顶尖的优异成绩毕业,当时虽然有大学找他去教书,他却拒绝这样的机会,前往华尔街从事证券交易的工作。他以交易员及分析师的身分迅速崭露头角,并破格晋升,年纪轻轻就被拔擢为合伙人。
后来葛拉汉辞去工作,成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持续提升管理绩效,获得相当大的成功,也取得庞大资产。一切就彷彿是对儿时让他尝尽屈辱的股票市场展开的成功复仇。
然而到了一九二九年,在他三十五岁,资产持续增加时,股市却遭遇历史性的重挫。美国道琼工业指数从一九二九年九月的最高点三百八十六美元,跌到一九三二年七月的最低点四十美元,三年内的跌幅将近九成。葛拉汉在这段时间的资产管理绩效,也跌到了负七○%。
尽管葛拉汉的损失略低于纽约道琼工业指数的跌幅,他还是被逼到了濒临破产的绝境。这是他一生中遭遇的第二次经济困境。
纽约道琼工业指数在一九三二年七月探底之后,直到一九三四年十月为止,指数一直维持在一百美元前后的低迷水平。这段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减半,实质GNP(相当于现在GDP指标)下滑三成以上,物价下跌近三○%,失业率也上升到近二五%,是比日本经济泡沫化与金融海啸还要悲惨的状况。也就是历史课本提到大萧条,又称为经济大恐慌。
许多人在这个时期陷入经济困境,被打入绝望深渊。葛拉汉也是其中一人,但他并没有放弃股票投资,反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的目标是找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遭受致命性失败、能长期且稳定地增加资产的投资法」。
投资有「守护」资产的面向,也有「增加」资产的面向。葛拉汉彻底钻研其中「守护」的部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大幅减少资产」是他最看重的主题。对于经历过两次经济困境的葛拉汉来说,把「再也不想品尝这种痛苦的滋味」作为大前提进行思考是自然的发展。在此前提下,尽可能把「增加」资产也当成目标。
通货膨胀会在历史中反覆出现,每次都会损害存款与债券的资产价值
有些人或许觉得奇怪:「如果这么想要守护资产,为什么不把钱拿去存起来或买债券呢?」
这是因为综观过去的历史,出现高通货膨胀率的局势相当频繁。物价在十年内涨到两倍程度的通膨屡次发生;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出现几年内通货膨涨到一百倍的情况。
物价涨到两倍就代表现金的价值减半。虽然在通货膨胀上升时,利率多半会跟着上升,将钱存入银行或投资债券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利息;但在通膨率高的情况下,现金价值的跌幅还是比较大。就历史的经验来看,通膨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资产管理的大敌。
日本从一九九五年起,就长期处在通货紧缩的情况,现金的价值二十年来都没有改变,稳定的状况一直持续;但无论从历史观点还是从全球观点来看,现金的价值都很少能够如此稳定。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状况将永远持续,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日本人将被迫与曾让葛拉汉苦恼的通膨奋战。
乍看之下稳定的状况可能会突然改变,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个世界上潜藏着随时可能发生股价暴跌、金融恐慌、离谱的通货紧缩或高通膨的风险。
葛拉汉所经历的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盘,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恐慌正是如此。美国经济在此之前都是处于景气良好、股价上扬的状况,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好景气会永远持续」。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资产,现金也是。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股票可能比现金还安全。
所以站在「守护」资产立场的葛拉汉,非常烦恼该如何综合运用存款、债券、股票进行资产管理。
能够应付各种危机与变化的资产管理战略
他想出来的战略,便是考量现金(或债券)与股票的分配比例进行的资产管理。所有资产基本上以「现金(或债券)五○%、股票五○%」的比例分配,并视情况弹性地改变资产组成。股市好的时候调整成「现金(或债券)二五%、股票七五%」,股市不好时则调整成「现金(或债券)七五%、股票二五%」。
至于股票投资,他采取「投资价值股」的手法,挑选出五档安全的价值股分散投资。
「找出安全性高的价值股,并将资金分散投资五档以上的个股」,这个方法是葛拉汉在重视最大限度安全性的同时,又要追求最大收益所产生的结论。实际上,葛拉汉确立了这个手法之后,透过基金管理,二十年来持续稳定地实现年平均二○%的高收益率(二十年累积四十倍的资产)。
他在一九三四年大恐慌最严重的时候,将这个手法写成《证券分析》一书出版。
当时的人们被经济困境击垮,没有多余心力思考股票投资,但葛拉汉认为,这种时候才更应该告诉世人股票投资的正确方法,希望藉此让包含自己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复活,让股票市场与经济复甦。
在这之后,他又写了《智能型股票投资人》,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一般投资人说明自己的投资理论。据说十九岁的巴菲特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获得启发成为一位投资者,他对这本书赞不绝口,认为是「至今无人出其右的最佳股票投资指南」。
将焦点放在「股票原本的价值」,在「价格」远低于「价值」时买进
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说,葛拉汉的「价值股投资法」,就是「用五千元购买价值一万元的商品」。
更具体来说,就是:
思考一档股票原本的价值应该是多少
在价格远低于价值时买进
如果股价涨到接近原本应有的价值就卖出(必须抱着持有两年左右的觉悟)
这个方法乍看之下相当单纯且平淡无奇,连葛拉汉也说,自己投资的技巧「就是采用和购买食品时相同的做法」。
举例来说,如果一根原本价值一百元的萝卜以五十元的价格贩卖,我们便会觉得划算而购买,投资股票时也是如此。
这个概念虽然极为单纯,在他发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思考方式,吸引了以巴菲特为首的许多优秀门生。
但大学的财经课程却不教葛拉汉的概念。对此,巴菲特曾说:「因为这个概念一点也不难。更直接地说,就是大学里面只会教困难又没有帮助的事情。复杂的做法比起单纯明快的做法,更容易在商学院获得高度的评价,但实际上单纯明快的做法更有效。」(《巴菲特开讲》(WarrenBuffettSpeaks),珍娜.罗渥(JanetLowe)着)
虽然说「价值股投资法」是「单纯的手法」,但各位应该也知道,实际尝试并没有那么容易。葛拉汉或巴菲特等价值股投资者,也正因为能确实实践这件不容易的事情,才能创造出莫大的资产。
那么这对一般投资人来说是不是像天方夜谭呢?葛拉汉与巴菲特主张:「这绝不是天方夜谭,只要学会基本概念,任何人都能办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ls/1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