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单次最大幅降息。央行宣布最新LPR报价,1YLPR较上期持平在3.45%,5YLPR下调25bp至3.95%。自去年8月LPR非对称下降以来,LPR再次出现非对称下降,不过上次是仅调降1YLPR10个基点。此外,这也创下LPR改革以来的单次调降幅度新高,5YLPR首次下调25个基点。
为什么不调MLF仅调LPR?2月MLF小幅超量续作,利率维持不变,主要或仍出于汇率压力的考虑。实际上,MLF按兵不动而仅调LPR在历史上并非首次,19年9月、21年12月和22年5月均曾发生,其中19年9月和21年12月均为1YLPR单独下调5bp,22年5月是5YLPR单独下调15bp。共同点都表现为在LPR调整前已有降准操作落地,本次调整前除了央行全面降准50bp以外,国内银行也已适度下调存款利率。
为什么采用非对称形式?一方面,自年9月以来,本次LPR利率调整前,5YLPR累计下降7次共65bp,幅度小于1YLPR累计下调的75bp;另一方面,本次调整前5YLPR和1YLPR利差为75bp,而此前近一年(22年8月至23年7月)利差仅有65bp,综合这两点来看,单独调降5YLPR利率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下调幅度达25bp?一方面,银行资金成本明显下行,自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历四次下调,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累计下调75bp,远高于同期5YLPR利率下调幅度(本次调降前40bp)。此外,年初央行又调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均有利于推动作为信贷定价基准的LPR利率下行。另一方面,在实体融资成本偏高的背景下,实际利率下调的必要性仍强,尤其是对于存量高息贷款而言,5年期LPR大幅调降有利于推动地产销售加快稳定复苏,并减少提前还贷的现象。
货币宽松或将继续。近日,央行在发布会表示要“继续结合对未来物价变动趋势的判断,前瞻性把握好实际利率水平,保持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考虑到当前物价水平仍处低位,CPI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为负值,实际利率依然偏高,货币宽松或将持续。而在持续降低实体部门综合融资成本的同时,为了持续呵护商业银行利润,央行或将继续推动存款利率改革,进一步压降银行负债端成本以缓和净息差压力。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js/1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