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什么才是债市投资的正确姿势海清FICC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本文作者:邓海清,汪术勤

一、“看通胀做债”被央行证伪: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市场上有一派观点是“看通胀做债”。今年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PPI同比增速不断上行,全球通胀交易炒作如火如荼,有观点据此认为债券市场将走向熊市。

尽管上半年PPI不断冲高,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专栏四中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原因在于:

(1)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但这只是暂时性现象,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

(2)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根据4月份PPI数据,分类别来看,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5.2%,加工工业价格上涨5.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从上游到下游、从PPI到CPI的传导不畅。

(3)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央行的上述判断与我们3月份自《债市“推土机策略”的达芬奇密码——探析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破题与再造》、《“滞胀”论是学舌炒作,还是真威胁?》以来的一系列报告的判断完全一致。

4月份PPI同比上涨6.8%,又一次超出市场预期,但债券市场古井无波。3月份和4月份PPI数据公布后,市场都呈现出“利空出尽”的态势,收益率都有所下行。

年之前,通胀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关键变量,“看通胀做债”是市场主流。但从此之后,无论是年下半年的“钱荒”还是年四季度的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防范化解金融系统风险才是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主因。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年之后中国就再未出现过因需求扩张、经济过热导致的全面通胀,个别品类的价格异动不足以导致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年以来,服务实体、直达实体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今年上半年PPI的阶段性上涨不足以成为央行加息、债市走熊的导火索。

二、“看中美利差做债”被央行证伪:美债收益率上行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且可控

市场的另一派观点是“看中美利差做债”。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上升预期强烈,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中美利差收窄,有观点认为中国债市收益率也应该跟随上涨。

此次央行在专栏3中专门指出,美债收益率上行和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且可控。原因包括:

(1)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韧性好、回旋空间大,经济运行的稳健性强。

(2)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币弹性一步增强,较好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美债市利差依然较大,处于舒服的区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看中美利差做债的想法本身就存在问题。中美两国都是“大国经济”,货币政策以内部均衡为主,中国央行和美联储各自根据本国经济和金融状况制定本国的货币政策,影响各自的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中美债市利差。因此,中美利差是两国独立货币政策的结果,而非原因。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中国央行大概率不会根据中美利差制定货币政策,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自然也不会根据中美利差运行,随美债收益率起舞。

三、“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量做债”被央行证伪:无需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js/125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