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价格

地产这一场刮骨疗毒还要多久


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因为钟爱足球事业,业余选手攸克君,收获了职业运动员的伤病——半月板撕裂,保守治疗未果,只得做上一个小手术,于是,临近年底,终于躺上了病床。忙碌习惯了,一时还真的难以适应,但几天下来,发现也有益处,病床给了自己一个停下来仔细思考机会。

今年是攸克君从业以来,房地产过得最苦的一年,没有之一。市场销售骤然遇冷,融资端口几近枯竭,资金链之紧张几乎前所未有,违约不断,爆雷也不再鲜见。这一切似乎提示,行业“出清”的时代终于来了。这也不得不令我思考,有关所谓危机的一切,从何而来,因何触发?

表面看起来,触发这一切的是“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调控工具,但这仍然只是表象。此时应该问出以下两个问题:

1、触发监管层使用“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调控工具的真正动因是什么?

2、“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以来,监管层的主线和内在逻辑又是什么?

两个问题,前一个廓清“从哪里来”,后一个厘清“到哪里去”。其实,再复杂的命题,解决起来最终都是依靠最基本的手段,搞清这两个问题,就能厘清过去,看到未来。

先说第一个问题,“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触发动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不难回答,给房地产市场降温,给房地产企业降杠杆等。但是,这还是表象,真正触发的动因,应该是风险防控,具体来说,是房地产企业积累金融风险的防控。

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朋友接触多了,发现他们看待房地产行业的视角很有意思,他们说,现在房地产企业经营模式,不是金融,但胜似金融。

先来看看银行的经营模式。银行的本质是资金池业务,通俗来讲,就是负债端吸收存款,资产端向实体企业放贷,这个过程中,银行以自己的资本金作保,央行则以最终贷款人的角色兜底。在这个模式下,银行赚取息差,放出去的贷款,形成了资产,这就是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重”,银行要赚大钱,也很困难,而且,由于经营模式是资金池,吸收的是社会公众资金,央行要信用兜底,所以,就变成了持牌经营,允许你开银行你才能开银行,既然是“发牌照”,那自然是强监管,所以,传统的资产业务,吃息差,银行是赚不到什么大钱的。

于是,银行就开始找其他业务,主要方向是和资金池无关、资产无关的业务,最典型比如债券承销,能赚发行费。这类业务,金融行业内叫做中间业务,这种中间业务,利润率比较高。但是,银行业朋友的痛苦在于,他们实际无法真正摆脱资产业务,而只做中间业务。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发债企业之所以能够把债券承销的业务甩给某一家银行做,大概率是因为这家银行和发债企业之间有庞大的资产业务——贷款,这是某种支持的回报,否则,发行费这种容易赚的钱,凭什么给你?

好了,到这里,我们知道,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两种业务,一类是资金池——资产业务,另一类是中间业务。前者不好赚钱,后者赚钱容易。

银行的这种业务模式,房地产如今已经与之高度相似了,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开发商是买地、建房子、卖房子,而后回款,提取利润,这个传统的模式,很像银行的“中间业务”——拿地盖房销售,开发商不持有资产。但是,之后的房地产行业,越来越走向一个“资金池业务”的方向:融资拿地,预售回款,土地抵押,然后继续融资,如此周转循环。

由此,“资金池”形成,相比于银行的资金池,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池”资金来源更加复杂,银行资金池的资源来源,只有社会公众、企业和单位存款资金,但是,房地产企业构建的资金池里,不只有社会公众资金,也就是预售回款,还有机构资金,诸如各类债券、银行授信转化来的贷款,到了后期,更有大量结构复杂,多层嵌套的结构化资金,甚至到后期,还有各种直接吸收个人资金的准理财类产品,都在其中。

这样的“资金池”,与银行已经不相上下,甚至某些方面已经盖过银行;而在资产一端,则是土地。因此,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近些年来,已经和银行金融机构“高度类似”了,甚至可以说,从经营模式角度而言,就是“不持牌”的金融机构。

银行的资金池——资产经营模式,之所以要持牌经营,并且受到严格监管,是因为资金池中的资金,是负债,而债务在某种意义上是要刚兑的。推而广之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池结构,也是类似,预售款是不可不扣的负债,各类债券也都是负债,拿地的前融也是负债,开发贷也是负债,同样的道理,既然是债,就面临刚兑问题。至于签了抽屉协议的明股实债,法律关系更复杂一点,就不在此展开了。

但是,如果这部分资金都是投资,或者说是股权类型的投资,那么,投资有风险,风险也自负。

因此,刚兑和持牌经营,约束性监管就建立了对应的因果关系,银行不仅要发牌照才能经营,还要遵守一系列以资本金充足率为核心的约束和监管。既然房地产行业如今也演变成了资金池——资产业务模式,那么,刚兑也会一样牵涉全社会性各方的成本,因此,按照监管银行金融机构的方式,监管和约束房地产开发企业,完全说得通,也是道理所在,逻辑所在。

诸君,你们不觉得三道红线的监管工具,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等一系列监管框架其实十分相似么?

这只是问题的第一层。再进一步,会发现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池——资产模式比银行来得更加“狂野”。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房地产企业的杠杆率没有被像银行那样管控,维持一个比较低的状态,相反,以土地为资产,房地产企业以越来越高的杠杆,做大自己的资金池,同时也做大另一端的资产——土地。

这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赌博”,赌的是土地资产的价值一定会上涨。从表面上看,这种风险来源于如果土地作为资产的价值下行,但更实质的风险在于,如果赌错了,土地资产价值下行,那么,在高杠杆的模式下,开发商只需承担很小一部分比例的风险,而更大比例的资金池中的债务风险,实际上是资金池里里众多的资金来源方来承担。

这才是风险问题的实质。三道红线、房地产集中度管理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房地产企业以银行金融机构的标准和方式进行监管,防止这种经营风险的产生,或者促使其在一定时间和周期以内,在有控制的前提下,稳定出清。这就好比拆掉一个接一个的地雷或者定时炸弹。

攸克君觉得,这才是触发“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这种调控工具的真正动因。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可以在这里展开了,这种调控的内在逻辑和主线,会把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引向哪里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概念。很多朋友把高周转和高杠杆混为一谈,其实不是。高周转实质上只是一个运营层面的问题,但高杠杆的是经营模式层面的问题,高杠杆会逼出高周转,但高周转并不一定代表高杠杆,严格意义上说,高周转属于房地产经营模式中的“中间业务”——拿地到开工到卖房到回款更快,资金使用率更高,成本就会降低,利润就会提升。

既然前面已经说到了,房地产如今已经“不是金融,胜似金融”,那么,监管层如何监管银行金融领域的风险,就是房地产现行调控工具的走向的预演。基于这一点,就能看得很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控制住开发商资金池——资产业务的规模,尤其是要压降其中各类非自有资金的比例,这个方向不会改变,会比较坚决地执行下去。对销售拿地比设置上限,就是这个思路,销售的钱,是开发商自己的钱,花钱拿地和挣钱回款之间,设置一定比例的上限,从而控制资金池里的非自有资金比例。

这个思路,在一些开发企业的债务危机的处理中,已有比较清晰的体现,那就是卖资产还债,资产卖了,债还了,再加上目前以银行金融机构口径进行的监管,资金池规模——资产规模就会降下来,集聚的风险,就会得到缓释。

第二步,通过以银行金融机构方式持平的监管口径,逼迫开发商回到传统的“中间业务”上去,迫使开发商逐渐放弃“资金池——资产业务”的模式。可以提高周转率,但是,高周转的应该提高“自己的钱”的比例,卖好房子,盖好房子,实现一种不再“绑架”过多社会资金和资源的良性生存模式,进一步说,就是远离金融,甚至远离周期性的影响。

那么,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好是坏呢?攸克君觉得,短期肯定是阵痛,但长期对房地产行业是好事,这也是攸克君抱有一定程度谨慎乐观的原因。

从银行、金融机构的例子看来,资金池——资产业务虽然规模是可以做很大,但利润却并不是太高。这一点,回到文章开头的部分,银行的朋友都知道,商业银行若想赚更大更多的钱,提高利润率,还是要靠资金池——资产以外的中间业务。

房地产行业既然如今已经走入这个模式,银行金融机构的这个特点,其实也是一样的。“借钱图地”确实可以快速上规模,并且借来更多的钱,但是,借钱是有成本的,这些利息成本会大幅度地侵蚀利润,使得整个企业甚至行业的利润率整体下降,因为资金池——资产模式下,更为狂野的玩法,并不是以利润为终结点的,而是在循环往复中,永远寻找下一个接棒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把借来的钱,也当成自己的钱。

因此,在类金融监管长期实施之后,房地产行业如果能够回到“中间业务”的领域,那么,在阵痛之后,利润率应该会有较大的回升,规模可能没有以前大,但赚钱的比率可能要比现在更高,而且,风险和压力相对更小。

理解了这一整条思路与逻辑之后,或许对于当前的困难局面,诸君就应该有坚持的理由。从这个角度看,调控带来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刮骨疗毒”的过程,但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过程,熬过眼前的难关,未来终究会更好起来。

这是攸克君在病床上的思考,相信地产朋友看得更清晰。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js/121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