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0802/4439552.html金融周期传导的载体与桥梁,其数量与价格渠道。
金融周期传导的载体与桥梁
1.以国际资本作为载体
金融市场就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达到资金转移目的的一个市场。其主要功能就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的价格。而资本作为金融市场运行的载体,毋庸置疑也是金融周期传导的重要载体。21世纪初,国际资本较少,跨境资本的流动由于限制条件较多也较为平缓。
年开始,资本的跨境流动出现明显增长。但很快,随着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流动迅速下跌,在经济回暖后,又开始快速反弹。尽管当今市场上净资本流动较为稳定,但总的资本数量较之前有很大的上升。前文提到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改革使得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了新的发展活力,由于这些国家具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与美元相比币值较低的本国货币,使得大量的资本流入这些国家,为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与之前相比,资本的跨境流动对国家利差的敏感程度大幅上升,再加上金融自由化的助力及各国金融合作的加强,资本流通渠道多元化发展,资本承载的内容和风险也越来越多。
相对自由的资本犹如被解开封印的猛兽,各国金融市场肆虐,成为影响各国股价走势、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各国金融周期趋同的重要载体。此外,国内资本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国外资本的跨境流动带动了为国内投资者指明了方向,让一些不会走出国门的资本逐渐走出国门,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向最有利的投资领域流动,从而影响国内金融的顺周期性,同时也增进了本国金融周期与他国金融周期的联系,促进本国金融周期与他国金融周期的一致性。
2.以金融中介作为桥梁
金融中介即在金融市场中为资金供求双方的金融交易提供中介或桥梁的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分为两大类:货币系统中介机构和非货币系统的中介机构。在当代市场经济活动中,金融中介充斥在金融活动的各个角落,在经济金融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各国经济金融交易的不断加深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的种类也与日俱增。从最开始国内的各类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银行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贷机构等延伸到具有国际性质的中介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区域性开发银行等。
直至今日,一些国际的投资公司、评级公司等也遍布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活动无论是证券还是金融衍生品的买卖都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而虚拟交易必须通过实体的中介机构才能够实现。也正是由于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交易的支持,国际资本得以跨境流转,金融周期也因此拥有了实际的传导桥梁。
除了实际参与国际投资的金融中介,不参与国际投资的金融中介也同样通过向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对金融周期的传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体金融中介是虚拟金融交易所产生的金融周期传递不可或缺的桥梁。
正是各个种类的金融中介将世界的金融连成一个整体,他们在提供金融服务和转移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为金融周期的传导提供了更加快速高效的途径,是各国金融周期趋于同步的重要桥梁。
金融周期传导的数量渠道
1.资本跨境流动渠道
国际资本是金融周期传导的载体,相对自由的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间流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全球金融周期的一致性。因此,资本跨境流动是金融周期传导最主要的渠道。在过去几十年,世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有了大幅度提升,跨境投资的总量也随这年份逐年增加。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各国跨国证券资产持有额占GDP比重增加2倍多,年-年,全球跨境金融资产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占GDP比重从58%上升到%。金融危机过后,从-年,仅仅8年时间,全球跨境资本的流动规模就增长了63%。可见金融开放带来的金融交易数量的庞大,同时也为金融周期通过跨境资本流动传输提供基础。
除了转型经济体,无论样本国采用哪种汇率制度,证券投资的资本流入对该国的股票价格都有正向影响。这也就证明了,资本的跨境流动对一国股票市场有影响,而股票市场又是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跨国资本流动对一国金融周期一定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从根本上讲,国际资本的流动遵循金融周期的变化规律,当金融周期处于复苏阶段时,各国资本都会蠢蠢欲动,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当目标明确时,大量的资本都会涌入该领域,导致该领域复苏从而带动一国经济的复苏。同理,当金融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大量的资本会及时撤离处于发展困境的领域,从而导致该地区金融瘫痪,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状况,全球金融周期也会受到波及。
大多数地区的总流入和流出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巨大数额的国际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将隐含的金融周期传递至各国,使各国金融周期趋于一致,由于它直接参与并作用到各国的金融市场中,所以,资本的跨境流动是金融周期趋同性最主要的渠道。
2.信贷渠道
信贷即资金供给者按照约定的利率将一定数量的资金借给借款人,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信贷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资金问题最重要的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信贷的需求逐年增加。
同时,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信贷市场的地位逐渐凸显。信贷作为资本转移的主要渠道,在便捷资本跨境流通的同时,也影响了各国的信贷数额,从而影响各国金融周期。此外,信贷中介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影响着资金融通和配置的效率,也是导致经济呈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
当一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流通中货币增加,借款人净财富增加,举债能力提升。同时降低了道德风险,减少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信贷需求增加,总需求上升。与此同时,信贷的变化通过国际传导途径,逐渐对他国金融造成影响,使他国金融周期上行趋势得到强化,进而达到趋同性的效果。
3.风险承担渠道
风险承担主要是通过金融中介实现的。金融中介作为资金融通的平台,在分散风险、提高资源配置、节约成本等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金融中介的作用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在金融中介中,杠杆是其主要的经营模式。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金融中介为维持长久经营都偏好风险中性的杠杆,而保持这种偏好的方法就是实行有效的风险价值约束。当金融周期面对正向金融冲击时,周期会呈现上升趋势,此时对于资产的需求会增加,资产价格上涨同时风险溢价下降。
这种变化会让国际金融中介放松风险价值约束,从而使金融市场的杠杆进一步加大。加剧的杠杆会进一步增加资产的需求,刺激投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金融周期进一步加强。
而国际金融中介对于金融周期的影响不只有一国,相关国家都会受其影响共同加强金融周期,如此往复,形成循环。由此可以看出,杠杆率的顺周期性会加剧金融周期的效果,而金融中介主要的经营主要通过杠杆,杠杆的波动与资产价格交叉影响,导致金融周期的波动不断被传导和放大。
金融周期传导的主要价格渠道
1.利率渠道
利率是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采取的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因此不同国家的利率必然不会相同,国家之间也就存在利率差。而利率差的产生会造成资本的流动。
当一国因经济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基准利率,资本所带来的利息随之降低,人们就会寻找相对“高”利率的货币,并将手中持有的货币换成“高”利率的货币,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就会导致利率较低的国家的资本大量流入到利率较高的国家,造成资本外流。
而随着资本的不断流入,“高”利率国家金融市场中的货币越来越多,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多,从而导致利率较“高”国家的利率不断下降,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新的“高”利率国家又会出现,资本以同样的方式向新的国家流入。而最开始利率较低的国家由于资本的大量流出,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随着资本流出变少,利率逐渐上升。
各国利率通过上述资本流动过程逐渐缩小利差,而博弈结果取决于两国金融实力的对比。一般而言,资金雄厚的国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可以在上述资本流动发生是及时调整政策,减少资本流出(流入)状况。
但资金实力一般的国家通常只能跟随别国政策调整的步伐调整利率。因此,资金实力雄厚的核心国家将利率效应传导至其他国家,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各国金融市场,利率成为金融周期传导的主要渠道之一。
2.汇率渠道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实行“美元-黄金”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汇率钉住美元汇率,当美元汇率波动时,其他国家汇率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金融风险很容易通过汇率进行传导。
随后,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推出了牙买加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并为钉住货币提供多种选择。传统三元悖论认为,浮动汇率制可以制约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从而保障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但事实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汇率的波动对生产、消费和物价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浮动汇率在保障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全球的经济金融正趋于同步。
汇率对金融周期的传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他国(地区)经济往来及债权债务清算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主要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和错误与遗漏账户。
在经常账户方面,当一国为了复苏金融市场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会导致该国利率下降,相对应的其他国家汇率会上升,从而其他国家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多,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其他国家货币的需求减少,汇率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其他多国家和政策溢出国相同,货币都在不同程度上贬值,金融周期得以传递。
在资本与金融账户方面,中心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本国货币贬值,资本外流,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货币供给增多,其他国家资本也逐渐增多,这种资本流入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其他国家的名义汇率,并对该国物价产生较大冲击。被流入资本国家为了控制流入本国资本流入数量,通常会采用扩大信贷、调节短期利率等方式控制利率和汇率变动。最终导致资本流入国和中心国家政策效果一致。
(2)资产负债表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不再简单由本币计算,以外币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比重不断增加,存在一定的币种结构搭配。而在大多数非储备货币的国家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通常分别由本币和世界货币计算。
当储备货币国家货币增值时,其他国家企业的负债本币价值增多,实际债务增加,净财富减少,反向冲击了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企业的信贷额度减小,减弱信贷市场活力,降低金融市场活跃度,对企业的投资支出产生缩小效应,金融周期得以传递。反之,则会放大该效应。
因此,各国为防止上述情况的产生,保护本国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通常会“未雨绸缪”,采取的适当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并未降低金融周期的传递效果,反而削弱了一国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行非但没有保证一国货币政策制定的独立性,反而随着金融一体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更具体直接的影响一国的经济金融状况,在传导效应较强的情况下,一些货币当局被迫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维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现今经济形势下,各国金融周期呈统一波动已是大势所趋。
3.风险溢价渠道
风险溢价是指投资者在清楚金融市场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综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因选择一种投资方式所得的收益而错过冒风险所得收益之间的差。风险溢价在选择资产、估计经济增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包含着风险溢价的变化和利差调整,会通过利率汇率等方式将这些变化传导至其他国家,从而影响其他国家的金融变量进而影响其金融周期的变化。当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全球资本流动性上升,对应的资本风险溢价下降,资本的国际流动为经济低迷的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其恢复经济。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像美国看齐,纷纷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浮动汇率条件下,中心国经济政策的风险溢价变化会随着资本的国际流动传导到世界各国,推动各国经济金融周期趋于同步。
金融周期传导的其他渠道
金融周期的传导机制不止以上的几点,面对日益交织的金融活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的全球金融政策,金融周期的传导渠道是不可胜举的。以上的几种渠道主要是金融方面的渠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如羊群效应等。
处在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作为人,在做出投资判断时必然会受到情绪或者他人的影响。在经济景气时期,投资者的心态都是乐观的,相对应减少了对风险的规避意识,各国金融市场的投资活跃度大幅提升,加快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转速度,全球的金融周期都会呈现上升态势。
相反,在经济低迷时,投资者并不看好金融市场,投资热情大幅降低,资本流通速度下降,会加剧经济低迷状况。这些现象的产生可近似看做“羊群效应”,由此,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金融周期的影响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一国金融周期的以国际资本为载体,金融中介为桥梁,通过数量渠道、价格渠道及心理因素等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国溢出,并影响其他国家,使各国金融周期趋于一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seluosi.com/ljml/11862.html